玉簪花顏色潔白,香氣四溢,美麗的外表下卻藏著壹股淡淡的清香。玉簪花因形似女子玉簪而得名。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鶴仙子、綠葉,清秀婀娜,圖案如玉,清香撲鼻,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寫過壹首贊美的詩:“瑤池中仙宴流雲,醉時留簪為花。萬戶香麝隨風倒妳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玉簪作為花草到處種植。二月生的幼苗叢生,足高,莖軟如白梗。它的葉子有手掌那麽大,凹凸有致,尖尖的,葉子上的紋路像汽車的前葉,青白色,相當精致。6、7月抽莖,莖上有薄薄的葉子。中間有十幾朵花,有兩三寸長,小的最末端大。不開的時候像白玉撓頭,又像羊肚菌。開了就微微開花,吐黃核,挺香的,不結果。”玉簪花優雅聖潔,給人壹種平和、自然、超凡脫俗的自然美,非常適合心愛的女人。唐宋以來,玉簪花因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壹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對象。
芭蕉百合
宋-劉剛
每日花前醉吟詩,多愁善感歇息吟誦北遷。
摸毛巾不要學,給秋香貼壹條就行了。
玩兩個東西:玉簪花和金線草。
宋蜀粵湘
金線頭蜂展翅,玉簪花鷺生。
窗前的野草都別出心裁,也有閑人作詩。
芭蕉百合
宋-鄭大輝
玉瓷盆柄墨綠色,夜晚移向小窗陰。
孩子不驚心難露,不露時如玉如釵。
石頭上的玉簪
宋元說遊
根啃棱石,香逐寸。
誤人猜芯,眩眼拾釵。
舀水繁殖,軟枝倚短岑。
清姿浮玉潤,不侵暗塵。
提齋西軒看玉簪花的木偶
李東陽明
小花園被玉堂掩映,白玉簪開在堂下。
露水余香猶濕,出淤泥而不染才敢說些深沈的話。
霜降自覺寂寞,風雨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