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並非單獨的壹首詞。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
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厲聲教的《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浣溪沙,原為唐代教坊曲名,《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
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與詞調稍異。唐聲詩(唐代配樂的近體詩)亦有“浣溪沙”調名,歌詞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紗女”調名,歌詞為五言四句形式。
從字義上來看,“浣”指洗滌、漂洗;“沙”,古通“紗”。因此,“浣”的對象只能是“紗”。敦煌出土的唐寫本《雲謠集·雜曲子》及五代後蜀趙崇祚集錄的《花間集》所錄毛文錫、閻選、毛熙震、李珣詞,調名均題為“浣紗溪”。
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山邊有石,雲是西施浣紗石”。
今浙江諸暨市南近郊的苧蘿山下浣紗溪畔有浣紗石,上有傳為東晉王羲之所書“浣紗”二字,相傳這裏是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浣紗處。壹說浣紗溪即浙江紹興南二十裏的若耶溪。總之,調名“浣紗溪”的本意即詠春秋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溪水。
又:近人梁啟勛《詞學·調名》雲:“《浣紗溪》,杜甫詩‘移船先生廟,洗藥浣紗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甫的《絕句三首》詩有“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無浣紗溪,況且梁啟勛所引詩句,其中的“生”“紗”二字尚有異文。因此,梁說僅備參考。
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為平韻體。另有仄韻體,始於南唐後主李煜。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就現存《浣溪沙》文本作品來看,直接詠其調名的並不存在,這就涉及到樂府曲調在“調”不在“題”音樂性本質。作為唐代教坊曲,唐五代時期的“浣溪沙”具有樂器演奏、歌唱、舞蹈這幾種不同的音樂形態。
唐五代“浣溪沙”民間曲辭主題豐富,如女性、隱逸、羈旅、愛國等主題,其語言俚俗,風格質樸;文人詞則主題趨向統壹,多言閨情、相思,用語綺艷,風格婉轉含蓄。宋代相較於唐五代時期的繼承與發展,在音樂形式上,詞牌“浣溪沙”這壹固定寫作格式的確立,使得歌辭與音樂曲調有機結合起來。
為了適合於表達不同情調,還出現了“攤破”“減字”等變化形式,並有詞人創制了“浣溪沙慢”。曲辭方面,宋代文人創作更為繁盛,且大大拓展了取材範圍,題材廣博而寬泛,風格則突出體現了低回婉轉與歡快靈動之兩端。
在金元明清時期,除了詞這壹形式外,“浣溪沙”還以散曲、南戲中曲牌的形式留存,直至清代仍然長盛不衰,在樂府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作品有:
(唐五代)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唐五代)薛昭蘊《浣溪沙·傾國傾城恨有餘》
(北宋)張先《浣溪沙·樓倚春江百尺高》
(北宋)晏殊《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北宋)蘇軾《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南宋)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南宋)張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南宋)辛棄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