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唐朝的山西詩人有哪些?

唐朝的山西詩人有哪些?

王翰,唐朝詩人,字子羽,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雲進士,官秘書正字,又貶仙州別駕。因行為放蕩,喜遊樂飲酒,再貶為道州司馬,卒於任。《全唐詩》留其詩壹卷十三首,其中《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為人傳誦。

王之渙(688——742),唐朝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後遷居絳縣。開元初,任冀州衡水縣主簿,被人誣陷,棄官去,至晚年復任文安縣(今河北文安)尉。他為人豪放,常與樂工制曲歌唱,名動壹時。《全唐詩》存其詩六首,其中《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登顴雀樓》最為人稱誦。

王昌齡(698——約756),唐朝詩人,字少伯,晉陽(今山西太原)人。開元進士,官秘書省校書郎,調汜水縣(今河南滎陽西北)尉。貶官,開元末任江寧縣丞,天寶中又為龍標縣(今湖南黔陽西)尉,故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安史亂中,還鄉裏,經毫州(今安徽毫縣),被刺史閭丘曉殺害。生前與當時著名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李白等均有交往。他以擅長七言絕句名重壹時,所寫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其他送別抒情等詩錘琢精煉,十分完美。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王維(701——760),唐趄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縣,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陷長安,迫其任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晚年,退居蘭田,徘徊於仕宦隱居之間,以彈琴賦詩、繪畫、誦佛為事。他時期寫過壹些邊塞詩,但壹生中以描寫幽棲生活和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園詩為最多,成就也較大,又兼通音樂,善繪畫,多畫山水與松石。北宋蘇軾稱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明董其昌推為“南宗繪畫之祖”,並言文人畫自王右丞始。存世《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畫跡。今存《王右丞集》。

盧綸(748——約800),唐朝詩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濟西)人。數進士不第,代宗時由宰臣元載推薦,官至監察禦史,後入河中元帥府渾鹹幕下,累官檢校戶部郎中。所作詩多送別酬答之作,少數反映邊塞軍士生活,《塞下曲》較有名,為“大歷十才子”之壹。明人輯有《盧綸集》。

宋之問(?—— 712年),唐朝詩人。字延清,壹字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人。高宗上元進士,官至考功員外郎。初謅事武則天寵臣張易之,貶為瀧州參軍。不久歸洛陽,又趨附武三思,因主持貢舉受賄,貶越州長史。睿宗時流放欽州,被賜死。其詩與沈全期齊名,並稱“沈宋”。

薛道衡(540——609),隋大臣、詩人。字玄卿,河東汾陽(今山西萬榮西南)人。歷仕北齊、北周.入隋,官內史侍郎、襄州總管等職,煬帝即位,官司隸大夫。因上《高祖文皇帝頌》及贊揚穎為煬帝所忌,被殺。他善文辭,以文章才華名重當時,所作詩辭藻華麗,《昔昔鹽》中“空梁落燕泥”壹語,甚為時人稱賞。後人輯有《薛司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