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日感懷》明 於謙
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壹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白話譯文:
壹年年過去,白頭發不斷添新,戎馬匆匆裏,又壹個春天來臨。
為了什麽事長久留我在邊塞?歲月太無情,年紀從來不饒人。
念念不忘是壹片忠心報祖國,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
孤獨的情懷激動得難以排遣,就湊個五辛盤,聊應新春節景。
(2)《立春偶成》宋 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白話譯文:
時近年終冰霜漸漸減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曉。眼前只覺壹片生機盎然,東風吹來水面綠波蕩搖。
(3)《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白話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4) 《江南春絕句》唐 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白話譯文:
遼闊的千裏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
(5) 《立春》唐 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壹題詩。
白話譯文:唐朝立春日時興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這時憶起了當年在“兩京”(長安、洛陽)過立春日的盛況:盤出高門,菜經纖手,壹個個叠送白玉青絲,好不歡樂。可是現今經過了安史之亂,困居夔州(今奉節),再也不能過那樣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際,只有呼兒覓紙題詩遣懷。
擴展資料:
春之韻
壹抹晨曦,托起鄉村裊婷的回憶
幾聲鳥啾,撩撥著人們倦乏的睡意
牧歌聲聲,擰響柳笛潛滋暗長的情愫
春雪,漫舞著料峭的思緒
樹幹,橫七豎八著幹癟的寫意
白沙河,搖籃著小草的夢囈,依堤凝望
春日的思語在無數枝頭等待翠綠
定格在晨風中的清潔工,高偉無比
匆匆行人,踏出壹行奔忙的節律
2. 關幹春之韻的詩歌14句1、《次韻答孫平叔感春之作》
年代:宋 作者:舒嶽祥
從教鑿石置官場,不怕滄溟地脈傷。薜荔斸開山鬼泣,莓苔迸出水精涼。
舒嶽祥的其他4首->
2、《次韻邵子文感春之什》
年代:宋 作者:郭印
海內風塵漲,人間日月忙。鬢霜催晚景,杯蟻負春光。聞道花成錦,空憐
郭印的其他3首->
3、《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
年代:宋 作者:強至
郡境時雖泰,江鄉臘已深。群情憂雪晚,精意喜天忱。夙駕才分禱,春空
強至的其他3首->
4、《晚春欲攜酒尋沈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病容衰慘淡,芳景晚蹉砣。無計留春得,爭能奈老何?篇章慵報答,杯宴
5、《襲美以春橘見惠兼之雅篇,因次韻酬謝》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到春猶作九秋鮮,應是親封白帝煙。良玉有漿須讓味,明珠無颣亦羞圓。
6、《奉和觀察郎中春暮憶花言懷見寄四韻之什》
年代:唐 作者:韋莊
天畔峨嵋簇簇青,楚雲何處隔重扃?落花帶雪埋芳草,春雨和風濕畫屏。
7、《師繹再賦湖莊雨後佳句有惜春之意復次其韻》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委曲東風滿萬象,家培桃李恣雄誇。先生客裏觀時態,老子詩中感物華。
8、《次韻王監簿春前對雪之作》
年代:宋 作者:戴表元
情懷未厭日如年,幻境先看海變田。梁苑貴遊圖畫裹,山陰風致酒尊前。
9、《熙春臺用戴式之韻》
年代:宋 作者:方嶽
山城無處著鰲頭,與客相攜汗漫遊。六月亦寒空翠合,壹溪不盡夕陽流。
10、《仲宗許過我甚久壹見便有去意戲用春字韻留之》
年代:宋 作者:李彌遜
麥秋數盡稻花春,六尺茅茨百懶身。散策崎嶇聊永日,擊舟剝啄定幽人。
11、《次韻戴顯之晚春夾溪閑行》
年代:宋 作者:汪晫
出郭知春晚,陰陰綠滿川。小橋橫{左木右上兒下工}杌,斜柳拂淪漣。
12、《次韻張君倚春郊且速東山之遊》
年代:宋 作者:衛博
瀲色嵐光暖更妍,陰晴恰稱養花天。惱人春事濃於酒,得意莎茵軟勝綿。
13、《次韻和李舍人憶北園尋春之作》
年代:宋 作者:楊億
謝公別墅枕城闉,蕭灑都無紫陌塵。五色絲論貪草詔,壹園桃李阻尋春。
14、《次韻石用之春晴遊西湖》
年代:宋 作者:張嵲
春晴結客出城隅,無數僧坊論給孤。紅貼馬蹄花底路,綠籠船背柳邊湖。
15、《次韻司封使君和練推官春望之什》
年代:唐 作者:朱長文
目極江湖近,心存象魏遙。未調金鼎餗,新泛玉觴椒。賦為憑欄得,憂從
16、《壬申春初返山莊得吳巽之書疊前韻》
年代:明 作者:程嘉燧
心境難調緩急弦,住山空度壹年年。逐時蔓草徒勞鏟,去日寒灰莫更然。
3. 古代有哪些春之古韻的詩句.還有詩名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 葉紹翁《遊園不值》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杜甫《絕句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壹》
4. 古代有哪些春之古韻的詩句.還有詩名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 葉紹翁《遊園不值》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杜甫《絕句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壹》
5. 關於春之韻的短文春之韻
盼到了,終於盼到了,春姑娘終於來了!她帶著生命和希望步履輕盈地來了。她躍過高山,穿過樹林,飛過小溪千裏迢迢地來了。她辛苦了,但她還是不顧得休息,便迫不及待地來到山川、草原……無所不在,走到哪裏都有春姑娘地氣息。
陽春三月,春風拂面。花兒們盡情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早春時節,迎春花開了,它雖然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不像菊花那樣多姿,不像荷花那樣高雅……但它是春的使者。它只有壹根枯藤的莖,壹片片嫩綠的綠葉,壹朵朵樸素可愛的小黃花。
春天,它最先開花,告訴大地:“春天到了!”它的聲聲呼喚,終於喚醒了沈睡已久的百花。於是花兒們伸伸懶腰,坐在鏡邊陲,裝扮著自己,把自己打扮得舒枝招展,艷麗多姿。
此時,迎春花已漸漸地枯萎,它把短暫的壹生獻給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天。
春天壹到,小草就長出了嫩芽,鉆出肥沃的土地,汲取甜美的營養,露出了壹張張可愛的笑臉。打探著世界。在壹塊石頭下,有壹棵小草拼命努力地向上長。雖然它承受著重壓,但它為了生存,為了汲取陽光和空間,為了趕到春天。它長啊長……春姑娘向它點頭,小河向它微笑,同伴向它招手。小草靦腆地笑了,那壹顆顆滾動的露珠,正是它那激動的淚水,幸福的淚花……
6. 有關主題“春之韻”的詩歌有推薦的嗎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淺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如“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又聲音洪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幹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這種感情,詠歌不足以表達,所以詩人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詩作者抒發的情懷與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抒發的情懷基本壹致。也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他也不是僅僅因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嘆、而失眠、而大聲疾呼,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裏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壹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並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壹個片段。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壹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壹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而博大胸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全詩語言極其質樸而意象崢嶸,略無經營而波瀾疊出,蓋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2、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出自毛澤東 念奴嬌 昆侖
全文: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壹截遺歐,壹截贈美,壹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賞析:
上半闋寫昆侖山之壯麗從冬天壹直寫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禍,功過是非,誰曾評說。詩人在此以昆侖象征祖國,並站在壹個高度評說祖國歷史的功過是非。氣勢流暢,有壹泄千裏之感,從大象入物,又有細節描繪,“飛起玉龍三百萬”化用前人“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二句, 正如作者所說借此壹句來形容雪山。此句用得靈妙自然、恰切精當。再有“人或為魚鱉”壹句,意象突兀,如超現實主義詩歌中的奇異比喻,指夏日從此昆侖橫流下來的江河湖水已泛濫成災,加害於人,同時又暗指中國舊社會的黑暗之雲。然後破空鬥膽壹句提問:“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下半闋,詩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侖道,今天我要來談壹談妳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這高”、“這多雪”中的“這”字用得簡省好看,顯得詩人內心篤定大氣,僅兩個“不要”就解決了。接著是“安得倚天抽寶劍”壹句,令人聯想到稼軒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中二句“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裏須長劍。”以及李白《臨江王節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甚至還令筆者想到金庸壹部武俠小說的名字《倚天屠龍記》。而詩人毛澤東不正是在 1935年10月倚天拔劍斬玉龍嗎?
最後二行帶有預言性質,在未來的和平世界裏,全人類將***享壹個冷暖適應的氣候,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潛在之意是詩人堅信他所捍衛及奉行的理想屬大道中正,必將普行於全人類。這理想是世界革命進行到最後勝利,徹底埋葬帝國主義。
最後壹行的“涼熱”二字極富詩意,前者清涼後者熱烈,放在壹塊加以辯證綜合就調出壹個恰切的溫度,另外,這二字的象征意義也極為精蘊,含而不露,輾轉達意,卻又壹語中的,最後應了作者自己所層層推出的主題:反對帝國主義而不是別的。
7. 頌春的詩詞名句含有春的詩詞 含有春字的古詩詞評分參考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唐李華《春行即興》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宋·黃庭堅《清平樂》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唐韓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唐韓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宋·王安石《元日》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滿園春色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楊柳不遮春色斷,壹枝紅杏出墻頭宋·陸遊《馬上作》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壹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宋·陸遊《豆葉黃》 細聽春山杜宇啼,壹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王維《春曉》 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