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天涯吟望,哀鴻遍地,都成愁侶——品讀詩經《小雅·鴻雁》

天涯吟望,哀鴻遍地,都成愁侶——品讀詩經《小雅·鴻雁》

鴻雁 天空上

 對對排成行

 江水長 秋草黃

 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 向南方

 飛過蘆葦蕩

 天蒼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 北歸還

 帶上我的思念

 歌聲遠 琴聲顫

 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 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幹 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這是壹首內蒙古烏拉特民歌,曾作為熱播劇《東歸英雄傳》的主題曲,歌聲中有著濃濃的鄉愁,悠遠蜿蜒,直抵人的內心。

同樣的情愫,不同的悲苦,三千年前的先民被迫在野外服勞役,四方奔走途中以鴻雁哀鳴自比,心中無限哀愁,而作歌《鴻雁》: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全詩分三章,每章六句,首章寫出行野外,次章寫工地築墻,末章表述哀怨,通篇以鴻雁於飛起興或自比,比興結合與重章疊唱手法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藝術表現力。

鴻雁,水鳥名,即大雁,大曰鴻,小曰雁,是壹種候鳥,秋來南去,春來北遷。 ?

這首詩在結構和用詞上和《邶風·燕燕》很相似,有國風民歌的特點。

全詩三章,每章均以"鴻雁於飛"起興,並借以自喻,渲染了壹種悲鳴低徊的氣氛。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這壹章寫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勞役,連鰥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廣泛,揭露了統治者的殘酷無情。

鴻雁在長空裏低飛又徘徊,

聽見它拍翅的聲音響簌簌。

流民奔波在服役的長途中,

萬般辛勞在曠野餐風宿露。

有誰顧及我們這些可憐人,

可憐我們這壹群鰥寡孤獨?

振翅高飛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顛沛流離無處安身的感嘆,想到自己遠道而來,在野外勞作不止,是何等悲傷!天下有誰可憐我們這些受苦人呢?有誰可憐這些鰥寡孤獨之人呢!感嘆中包含著對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

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這壹章描寫流民服勞役築墻的情景。鴻雁聚集澤中,象征著流民在工地上集體勞作,協同築起很多堵高墻,然而自己卻無安身之地。

鴻雁在長空裏低飛又徜徉,

棲落在這浩渺大湖的中央。

流民勞作在築城的工地上,

數百丈長的城墻都已停當。

即便我們是如此艱辛勞作,

到頭來哪裏有我們的住房?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的發問,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平和憤慨。我們這些受苦人就棲身在造城墻的工地上,在我們的手裏,在我們不停止的勞作下,數百丈之長的城墻都已築好了。築這麽多城墻只為打仗啊!戰亂不止,勞民不休。我們建造如此之多的城墻,卻住不上自己建造的房子,很長時間以來壹直是餐風宿露啊!老百姓能沒有怨言嗎?

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這壹章寫流民悲哀作歌,訴說悲慘的命運,反而遭到那些貴族富人的嘲弄和譏笑。

鴻雁在長空裏徘徊又寂寥,

哀鳴聲聲有如悲傷哭嗷嗷。

天下只有這明白事理的人,

說句公道話說我艱辛操勞;

而那群愚昧無知的小人呢,

喋喋不休地說我滿腹牢騷。

鴻雁哀鳴不止,有如這些流民悲傷不已。大雁壹聲聲的哀叫引起了流民淒苦的***鳴,他們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這首歌,表達了心中的怨憤。

這是壹首感情深沈、語言質樸的抒情詩,今天讀來仍能打動人心。

鴻雁秋來南去,春來北遷,與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勞役,四方奔走,居無定處的境況是多麽相似!

鴻雁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向南方,天蒼茫,雁何往……那鳴叫聲充滿憂傷,多麽悲苦,怎不令人觸景生情,平添愁緒?

所以詩人以鴻雁振羽高飛,來興流民遠行的劬勞,以鴻雁集於澤中,來興流民聚集壹處築墻,又以鴻雁哀鳴自比而作此歌,比興意蘊的交融滲透,以後"哀鴻""鴻雁"即成了苦難流民的代名詞。“ 哀鴻遍野”即是指流民滿地,哀傷苦痛,形容到處都是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的悲慘景象,即出自於這首詩。

鴻雁春來北國,秋去南方,在千百年來的往返途中,傳遞了多少故事,承載了多少文化!作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詩文中,鴻雁的文化內涵是最豐富,最深厚的。

南朝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玩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猨響山椒。"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詩:"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宋代詩人楊時作《哀鴻》詩:

哀鴻常苦饑,悲鳴垂其翼。

朔漠曉霜寒,江湖晚煙羃。

乾坤壹網罟,高飛亦何益。

日暮無與群,驚風暗沙磧。

宋之問寫《題大庚嶺北驛》: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來歸?

說大雁南飛至大庚嶺而回。雁歸何處?

離家在外的人,最看不得鴻雁的南飛或北飛,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多以“雁歸人未歸”來寄托遊子、征夫思鄉的感情。 “歸雁”常出現在送別詩或謫遷詩中,那是詩人以歸雁反襯友人的遠遊或外遷,或自傷身世飄零。

如杜甫《天末懷李白》:“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歸目並隨回雁去,愁腸正遇斷猿時。”

李益《春夜聞笛》:“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壹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鴻雁不堪愁裏聽,天涯吟望,哀鴻遍地,都成愁侶。

鴻雁引頸鳴叫,聲音高亢、淒厲、綿長,傳之久遠,離人與鴻雁,壹樣的艱辛、壹樣的愁苦!從今而後, 願鴻雁不離分,願遊子早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