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通過蘊含真情的“子望母歸”的自然現象勸誡讀者善待動物,同時以鳥喻人,勸誡權貴尊重平民。
原詩:
《鳥》唐代: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壹般骨肉壹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釋義:
誰說這群小鳥兒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萬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壹樣的生命,沒有孰輕孰重的道理。
我勸妳們不要打枝頭上的鳥兒,幼鳥還在巢中等待母親的歸來,弄不好壹石數命啊!
擴展資料:
詩人在詩中發出勸戒之聲,勸導人們愛惜鳥類,表現出詩人的善良、仁愛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響,與儒者論理,與居士論道,與佛家論經。如果說李白是世間的精靈,隨性而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濟天下,仁義無邊,又在知足中尋求解脫。
壹首簡單易懂的《鳥》,把鳥兒的生命看得與人的生命壹樣,人不可以為自己強,而任意決定小鳥的生死。
如果說自然界的定義是生靈皆平等,那麽人類社會的規則強化萬物為三六九等。白詩人聽高僧說,惡雖小不可為,善雖小必為。他曾經以為生命的不平等,終於轉化為自然界的萬物平等。
說的是鳥,其實喻義著現實社會,皇家貴族性命高嗎?貧窮百姓生命微乎?都是壹樣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詩人希望社會充滿愛和歡樂,那是烏托邦還是桃花源?朱門桃李雙爭艷,貧家薄衫難遮寒。勸君莫有窮富論,壹般骨肉壹般情。
百度百科——鳥 (白居易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