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唐代:李商隱
暗紫色,亮黃色。它們有陶淵明《綠籬》的顏色,有羅漢府的芬芳。菊花不怕濕漉漉的露珠,卻害怕夕陽的到來。願意留在水邊喝鸚鵡杯,希望來參加富人的盛宴。
賞析:李商隱用菊花寄托渴望入朝的期待。
菊花色澤淡雅,風韻婉約,品格高尚,令人欽佩。然而時間無情,容易老去。願意留在水邊,飲在鸚鵡杯中的人,都希望來參加豐盛的酒席,展示自己的風采。
李商隱用菊花來表達他銳意進取,進入朝廷,壹展抱負的誌向。
2.《畫菊花》宋代:鄭思肖
花不開百花,獨立籬不窮。與其把香吹到北風裏,不如把香捧在枝頭等死。
欣賞:鄭思肖用菊花象征對祖國的忠誠和永不屈服。
菊花秋天開,從不與花為伍。獨自在稀疏的籬笆旁,妳的情操和興趣並沒有減退。我寧願死在枝頭,也不願在寒冷的北風中死去!
鄭思肖是南宋遺民。南宋滅亡後,他再也沒有出來做官,甚至坐臥朝南,說明他沒有忘記宋朝。這首詩是他正直的寫照。
3.《福聚不候》唐代:黃巢
等待農歷九月初八的秋天,盛開的菊花盛開,長安的芬芳的香味,城市沐浴在芬芳的菊花-意大利,土地是金黃色的菊花壹樣的菊花。
賞析:在黃巢的作品中,菊花是壹個英勇的戰士。
當重陽節在秋天和九月到來時,菊花盛開後,其他的花就會枯萎。盛開的菊花耀眼奪目,香氣彌漫長安。整個城市沐浴在芬芳的菊花中,到處都是鎧甲般的金色菊花。
4、《菊花》唐代:元稹
秋天的灌木叢像道士壹樣,越來越向圍墻四周傾斜。不是說菊花在花中受寵,而是這花更無花。
賞析:元稹也愛菊花,因為菊花已經開了,沒有花可以欣賞。
壹簇簇秋菊環繞著房子,仿佛置身於陶謙的故居。圍著籬笆看菊花,不知夕陽西下。並不是我特別偏愛菊花。只是秋菊雕謝後,沒有更多的花可以欣賞了。
詩人獨愛菊花的理由新穎自然,不落俗套,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