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白鴛鴦失伴飛全詩:
出自宋代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詞的原文為: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原野裏綠草嫩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幹。我流連於舊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於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淒風苦雨,今後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
原野裏綠草嫩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幹。我流連於舊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於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淒風苦雨,今後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
賞析: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兩句,借用典故,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鴛鴦比喻自己知天命之年卻成為鰥夫,孑身獨存的苦狀,寂寞之情,溢於言表。“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後梧桐枝葉雕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後自己也垂垂老矣。
“頭白”二字壹語雙關,鴛鴦頭上有白毛(李商隱《石城》:“鴛鴦兩白頭。”),而詞人此時已年屆五十,也到了滿頭青絲漸成雪的年齡。這兩句形象地刻畫出了作者的孤獨的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