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的假名介紹
假名
7至8世紀,貴族在詩歌與文章裏使用漢字以符合他們的美學。漸漸地壹些用來對應每個日語音節的標準文字因此成形。萬葉假名被用來標註許多艱深的漢字。
這使得假名的教育利用此方法來解釋漢字。這些被高度簡化過的音節文字記號沒有獨立的意義,但表現出讀音與音律組合。日語的音節以時間單位摩拉(モーラ)作為分隔,展現在書寫上,而事實上是被元音的音節所區隔,或是子音跟隨著壹個長元音或雙元音,而最後壹個音節 n 與促音呈現在日語特有的假名上。
由於文字發展的歷史與書寫方式造成假名變化成平假名和片假名。
平假名
平假名(ひらがな或平 仮 名)最早明確的.發展是在9世紀時被貴族婦女所使用,她們同時學習漢語和漢字。平假名從萬葉假名的草書型式轉變,兩者相近的地方在於都是對漢字做簡化與圓體化。
日本小孩在漢字之前都先從平假名開始學習讀寫(例如:?ひらがな?是Hiragana的平假名寫法而?平 仮 名?是Hiragana的漢字寫法)。平假名大量使用在接頭詞(例如:護身符的?お守り?)和形容詞與動詞的活用語尾(送假名),以及沒有漢字或對或漢字難讀的日文單字。
當使用不熟悉或是尚未學過的漢字(在教科書上沒有),壹種辯正讀音的型式是在上方加註較小的平假名(直式書寫時為為右側),這種平假名稱為振假名(註音假名,ふりがな)。
片假名
片假名(カタカナ或片 仮 名)始於密教真言宗的佛教修道士,最早是用來作為輔助閱讀漢文宗教典籍的壹種速記符號。它們從復雜漢字的部份元素發展而成,容易被辨識且型式簡單而富有棱角。
現今片假名常用來作為強調用途,如同西方的斜體字壹樣。於是在廣告、漫畫和商品包裝上使用了許多的片假名。
它們也被用來學習外來語以及漢字以外其他語言的用字名稱等。近年來壹些藝人與地方的名稱大量取自韓國或中國,使用片假名以貼近原始的讀音。在政治與歷史人物的多半保持使用漢字。有壹些外來語言的單字不以原本正確的寫法,而根據該字的讀音來轉換,例如?Toys "R" Us?寫成片假名?トイザラス(to-i-za-ra-su)?。
片假名也使用於動物和植物的學名上,在語言教學上也被用來標示漢字的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