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祝福語詩詞如下:
壹、“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釋義: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裏也能***享這美好的月光。
2、賞析:
這首詞創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節,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詞的上片描繪了明月當空的美麗景象,下片則抒發了詞人的感慨。
這首詞通篇借用了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把對家人的懷念和政治上的失意巧妙地融合在壹起,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水調歌頭》的成功開辟了蘇派詞風。
二、“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釋義:
戍樓上響過更鼓後行人斷絕,秋夜中只聽到壹聲孤雁的哀鳴。從今夜就進入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2、賞析: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詩人的故鄉洛陽已經被叛軍占領。詩人被迫流落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因懷念故土而寫下了這首詩。
此詩用白描手法寫景、敘事、抒情,語言平淡而情深意切。詩人通過描繪月夜的景象,表達了對故鄉和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抒發自己與家人失散、無法得知他們生死的擔憂與無奈之情;通過寫明亮的月亮來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懷念和對和平的向往。
三、“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孤。”——晏殊《中秋月》
1、釋義:
月光下庭院梧桐的樹影隨著秋風婆娑搖曳著轉過西墻,這壹夜我這個漂泊異鄉的人正對著墻角凝望發愁。月宮中的嫦娥也許沒有想到人間會有人遠別家鄉的惆悵吧!玉兔搗藥的聲音伴隨著月宮中嫦娥的孤寂也傳到了人間的月夜之中。
2、賞析:
這首詩寫於宋仁宗慶歷元年,當時詩人正在外任知州。詩中描繪了中秋月夜的美麗景象,但詩人的思鄉之情卻溢於言表。此詩以景起筆,由景及情,將夢與現實、歡樂與憂思結合在壹起,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團圓的渴望。同時,詩歌語言簡潔自然,韻律優美,具有很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