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我不知道妳是否認為邊肖今天的觀點與過去有所不同。《紅樓何處談》從不發表與紅樓夢無關的文章。妳今天要寫文章當遊記嗎?不完全是。牛首山有“大觀園”,佛眼可觀。整個故事《紅樓》以葫蘆廟開始,以“開悟”二字結束。素有南京“紅樓寺”之稱的祥林寺,在書中被稱為鐵檻寺。所以南京的佛教文化和紅樓文化是分不開的,壹個可以講另壹個。我們今天從牛首山的壹棵樹來看佛教文化和紅樓文化的關系。
如圖,是禪宗的大觀。不要被中間這個不朽的佛像吸引。先在這個大廳裏找三棵樹。給妳個提示:不壹定要找前兩棵樹,但是光找樹是找不到最後壹棵樹的。禪宗的大觀,有穹證天地,有蓮王座念慈悲。這個寶座兩邊有兩棵樹,壹棵是悠然號,壹棵是菩提樹。無憂樹是釋迦牟尼母親在分娩前回娘家的路。在路上,她看到了花園裏的無憂樹,並在這裏生下了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釋迦牟尼佛保佑眾生,願他們從苦難中得到幸福,所以這棵樹被命名為無憂樹。
年輕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為了拯救眾生的苦難,毅然放棄皇位出家修行。苦行六年,未成佛。最後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七夜才成佛。所以在禪宗的大觀中,菩提樹下的壹片黑沙象征著無邊的苦海,壹片白沙象征著頓悟後的澄明清凈。
那麽問題來了。第三棵樹在哪裏?那就是神秘的汨羅雙樹。請向上看,直到穹頂的方向,釋迦牟尼涅槃現場的上方,是壹個像鳥巢壹樣的穹頂。而這個穹頂正是由汨羅雙樹的枝葉組成。相傳釋迦牟尼就是在雙樹下涅槃的。最難找到的第三棵樹就在禪境之外。邊肖在這第三棵樹上找到了《紅樓夢》中的禪。
提到《紅樓夢》中的禪,妳可能會想到妙玉,但“天不壹定空”的論斷告訴我們,妙玉是個和尚,但頭腦並不完全清醒,還愛著紅塵,未能完全覺悟。至於《紅樓夢》中的開悟,邊肖打坐時首先想到的是寶玉的兩個兒子。
那天是寶釵和尤的生日,賈母決定給寶釵過生日,讓寶釵在某個戲裏領銜主演。寶釵棄了熱鬧的戲碼,只點了壹個小絳唇:赤裸裸的條紋來去無牽掛,何處可求?壹根香煙包裹在壹場濃濃的雨裏,是壹條線。寶玉壹開始不懂,精品妙。恰巧湘雲和黛玉因為演員打了壹架。寶玉去勸黛玉,黛玉不聽,湘雲不相信。兩人各有各的道理,卻連累了寶玉。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此刻都在忽略他,寶玉心中無限,他也體會到了。開悟後,他寫了壹首詩:妳證我,心證意,無雲證,以情為據。大意是:只有當愛滅絕了,不需要再證明了,才談得上完全開悟,壹切都是空的,是以環境為基礎的。所以寶玉此時似乎看透了大觀園裏的壹切,想要抽離。就像喬達摩悉達多壹樣,他生而清凈。
黛玉得知後忍不住笑了:“最貴的寶,最堅固的玉,妳值多少?”黛玉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因為真正的“寶玉”是最貴最堅固的東西,但寶玉未必具備這兩種品質。名字只是個代號,與人無關。就在此話止住寶玉的時候,寶釵又追出了另壹個典故:據說五祖要當法嗣,以至於弟子和和尚互贈壹塊。寶座上的神秀說:‘我是菩提樹,我心如鏡臺。我總是經常擦拭,這樣就沒有灰塵了。當時慧能正在廚房裏煮飯。他聽了這話,說:‘美是美,但是已經沒有了。因為我對自己說:‘菩提不是樹,鏡子也不是平臺。什麽都沒有,那哪裏沾染灰塵了?“五位祖先將會繼承他的衣缽。
而寶玉聽了這話真的放棄了禪修。為什麽?菩提無樹,鏡非臺,寶玉非“寶玉”。以寶玉目前的理解,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層面。如果他膚淺,他怎麽敢打坐?而且寶釵和黛玉比他精明很多倍,兩個姑娘都還沒意識到。寶玉怎敢說?於是寶玉笑了笑,事情就過去了。但柴黛提到的兩個兒子有很多要研究的,這是佛教的奇妙風景。
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汨羅雙樹,穹頂就像宇宙壹樣,有著無邊的佛性和宇宙的生命。但它是有形的嗎?菩提、新羅、無憂樹是有形的,但這三棵樹所象征的佛法是無形的。如果理解佛教的目標是找壹個“立足點”,那就是方法不對,壹切都是空的。怎麽會有「立足之地」?
寶玉這時候才意識到,因為他還是放不下。沒有天賦補天的硬石,因為壹顆去溫柔富饒的鄉村旅遊的心,來到了人間。現在他在大觀園的女兒國裏玩,聚集天地靈氣的姑娘們都和他在壹起。他怎麽可能意識到?放不下,就達不到佛教的空靈,就無法理解佛教。直到賈府家破人亡,樓房倒塌,寶玉才明白,這壹切富貴榮華,其實都是壹場夢,才得以皈依。
根據邊肖的說法,妳不必皈依佛教就能窺見壹斑。佛教是心學,只有凈化了內心,才能得到佛法。要想越來越凈化自己的心靈,首先要放下世俗,去牛首山看看,品茶半天,齋戒壹天,感嘆佛教的奇妙。紅樓文化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