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裏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簡析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壹個場景.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壹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2.秋季兒童割稻詩句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裏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簡析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壹個場景.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裏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壹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3.關於“秋天收割稻谷”的詩有哪些宋代範成大的詩詞《浣溪沙·江村道中》,是關於秋天稻谷的。知
出處《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範成大
十裏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雲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譯文金燦燦的十裏平疇,飄來撲鼻的稻香,紅艷艷的木槿花開在農舍的竹籬旁,迎風搖曳的毛竹又青又長,青黃相間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掛在枝頭上。秋天的早晨霧氣漸濃,濕潤的空氣令人清爽。正午的薄雲又遮住了太陽道,更不用隨從張蓋護住我的戎裝。
擴展資料
1、《浣溪沙·江村道中》創作背景
範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南宋時,川蜀、襄漢和兩淮為沿邊重鎮,與金國接壤,常須戒備。版所以範成大在擔任四川I制置使期間出遊時常常要身著戎裝。這首《浣溪沙》詞大概就是詞人在蜀中所作。
2、《浣溪沙·江村道中》鑒賞
詩詞以顏色變換為線索,先遠後近。第壹句寫遠景,金燦燦的十裏平疇,稻香撲鼻。第二句稍近些,紅艷的木槿權花後,有青翠的修竹在迎風搖曳。第三句寫近旁的山坡上,累累山果掛滿枝頭,青黃相間,低頭搖晃,招人喜愛。好壹派豐收景象。充分體現了這位著名田園詩人在描繪江村美景方面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