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式微古詩拼音版

式微古詩拼音版

式微古詩拼音版如下:

shì式wēi微shì式wēi微,hú胡bù不guī歸?

wēi微jūn君zhī之gù故,hú胡wéi為hū乎zhōng中lù露?

shì式wēi微shì式wēi微,hú胡bù不guī歸?

譯文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麽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麽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註釋

(1)式:作語助詞。微:(日光)衰微,黃昏或曰天黑。

(2)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3)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

(4)躬:身體。

評析

關於此詩主旨,《毛詩序》說是黎侯為狄所逐,流亡於衛,其臣作此勸他歸國。劉向《列女傳·貞順篇》說是衛侯之女嫁黎國莊公,卻不為其所納,有人勸以歸,她則“終執貞壹,不違婦道,以俟君命”,並賦此詩以明誌。

二說均牽強附會,因為無論是實指黎侯或黎莊婦人,都缺乏史實佐證。余冠英認為“這是苦於勞役的人所發的怨聲”(《詩經選》),乃最切詩旨。

詩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麽還不回家?詩人緊接著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意思是說,為了君主的事情,為了養活他們的貴體,才不得不終年累月、晝夜不輟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勞作。短短二章,寥寥幾句,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背景:

相傳中國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應了社會現實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