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厄的詩句有:五厄不驚真盛事,莫學牛弘悲五厄。註音是:ㄨˇㄜ_。結構是:五(獨體結構)厄(半包圍結構)。拼音是:wǔè。
五厄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指書籍被焚毀的五次厄運。即:秦始皇下令焚書,墳籍掃地皆盡,此為第壹厄;王莽末年,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為第二厄;漢獻帝移都時,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此為第三厄;劉曜、石勒覆滅京華,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為第四厄;周師入郢,梁·蕭繹悉焚典籍於外城,此為第五厄。見《隋書_牛弘傳》。
二、引證解釋
⒈指書籍被焚毀的五次厄運。即:秦始皇下令焚書,墳籍掃地皆盡,此為第壹厄;王莽末年,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為第二厄;漢獻帝移都時,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此為第三厄;劉曜、石勒覆滅京華,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為第四厄;周師入郢,梁蕭繹悉焚典籍於外城,此為第五厄。見《隋書·牛弘傳》。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籍之厄》:“世間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書為甚。引隋牛弘靖請開獻書之路,極論廢興,述五厄之_,則書之厄也久矣。”
三、網絡解釋
五厄釋義指書籍被焚毀的五次厄運。即:秦始皇下令焚書,墳籍掃地皆盡,此為第壹厄;王莽末年,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為第二厄;漢獻帝移都時,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此為第三厄;劉曜、石勒覆滅京華,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為第四厄;周師入郢,梁蕭繹悉焚典籍於外城,此為第五厄。見《隋書·牛弘傳》。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籍之厄》:“世間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書為甚。隋牛弘靖請開獻書之路,極論廢興,述五厄之說,則書之厄也久矣。”
關於五厄的成語
昏墊之厄水官解厄抵瑕陷厄矜貧救厄虎口之厄在陳之厄黃楊厄閏
關於五厄的詞語
在陳之厄乘人之厄陽九之厄縲紲之厄矜貧救厄年災月厄兩賢相厄虎口之厄陳蔡之厄抵瑕陷厄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五厄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