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摩,原名章_[xù],字_[yǒu]森,留學美國時改名誌摩。曾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壹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壹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誌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途中因大霧彌漫,飛機觸山,不幸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壹夜》。
徐誌摩是壹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壹時並有壹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著的。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壹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誌摩做到了壹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壹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
徐誌摩的簡介及代表作品
徐誌摩,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_[xù],字_[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誌摩。
曾經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壹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壹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
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
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
徐誌摩作品集
1、詩集
《誌摩的詩》、《翡冷翠的壹夜》、《猛虎集》、《雲遊》。
2、散文集
《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3、小說散文集
《輪盤》。
4、戲劇
《卞昆岡》、日記《愛眉小劄》。
5、譯著
《死城》、《曼殊斐爾小說集》、《贛第德》等。
徐誌摩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壹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擴展資料:
著名詩歌精選:
1、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誌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壹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壹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誌摩詩作中的絕唱。
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誌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
康橋時期是徐誌摩壹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心靈,喚醒了久蟄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誌摩壹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壹篇。
2、沙揚娜拉
《沙揚娜拉》這首詩的作者是徐誌摩,它也是組詩《沙揚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後壹首。
《沙揚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誌摩的詩》,再版時刪去前十七首,僅留此壹首,題作《沙揚娜拉》。
這首詩寫於1924年作者隨印度詩人泰戈爾訪日期間,這首送別詩也是徐誌摩抒情詩的絕唱,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3、雪花的快樂
《雪花的快樂》是現代詩人徐誌摩所作的詩歌,作者借雪花的純潔,飄逸,瀟灑,自由等特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寫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和向往。
全詩綜合運用了借物抒情、對比、擬人等表達手法,把對理想和愛情的追求等主觀感情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從而化實景為虛境,創造出了壹個優美的意境,顯示了飛動飄逸的藝術風格。
百度百科-徐誌摩
百度百科-再別康橋
百度百科-沙揚娜拉
百度百科-雪花的快樂
徐誌摩的簡介及代表作品有哪些?
徐誌摩,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_,字_森,留學英國時改名誌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誌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詩歌集著有:《誌摩的詩》、《翡冷翠的壹夜》、《猛虎集》、《雲遊》***四集
散文集有:《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四集
小說集:僅《輪盤》戲劇:僅《卞昆岡》
日記:《愛眉小劄》《誌摩日記》等
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勵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誌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的婦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賢淑穩重,善操持家務。婚後生了兩個兒子,能相夫教子。
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遊學的徐誌摩。當時徐誌摩已是壹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徐誌摩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並不惜與發妻張幼儀離婚。
但林徽因經過理智的思索,和父親壹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誌摩不辭而別徐誌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裏的壹片雲/偶爾投影在妳的波心/妳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妳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妳有妳的/我有我的方向/妳記得也好/最好妳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是徐誌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壹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壹種純情。
徐誌摩的簡介
壹、徐誌摩簡介:
徐誌摩,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_,字_森,留學英國時改名誌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誌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於杭州壹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壹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壹夜》。
二、個人作品:
三、人物評價:
徐誌摩是壹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壹時並有壹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著的。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壹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人們看待徐誌摩及其創作總是把他與新月派連在壹起的,認定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盟主”,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與他發生著密切的關系,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創作體現了新月流派鮮明特征。從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壹個文學流派——新月派,歷時約十年,徐誌摩始終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壹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著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壹定的藝術技巧。從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動,他確實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對新詩發展曾經起過壹定的推動和影響作用。但是,他們過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誌摩到後期思想和創作都發生危機。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誌摩做到了壹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壹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
徐誌摩生平簡介30字
徐誌摩,原名章_[xù],字_[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誌摩。
曾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擴展資料
徐誌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鈞儒是徐誌摩的表叔,金庸是徐誌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誌摩的表外甥女,徐誌摩與厲麟似、錢學森也有親戚關系。
徐誌摩逝世後,新月派為梁實秋、胡適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間不僅刊出新月派成員的著作,其中也有郁達夫、巴金、丁玲、胡也頻等思想傾向進步的作家作品。
不過,這已是新月派活動的後期,後期新月派,其成員雖各有差異,就其整個政治傾向而言,卻是日趨反動。但是新月派從事詩歌創作,研討新詩的這條“連索”還沒中斷?。
百度百科-徐誌摩
徐誌摩的個人簡介
徐誌摩,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誌摩是金庸的表兄,徐誌摩是新月詩社成員。
徐誌摩是壹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壹時並有壹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著的。
擴展資料
徐誌摩是壹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壹時並有壹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著的。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壹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