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宋朝最著名的七言律詩

宋朝最著名的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是近體詩中格律最嚴謹的壹種是個體裁,幾乎成為格律詩的代表。七言律詩分四聯八句,每句七字,其中中間兩聯頷聯與頸聯要求對仗,自首聯至尾聯起承轉合,法度錘煉,格律嚴密,使得其詩風格氣質凜然,境界自有天地。

唐代是七言律詩發展的鼎盛時期,擅長絕句、古詩、五律等詩歌體裁的名家很多,而擅長七律的名家卻是很少。李白、王維等人七律多有失粘、重字等弊病,即便是崔顥的《黃鶴樓》也有半律半古之嫌。有唐壹代,堪稱七律佼佼者的唯有杜甫、李商隱而已,其中杜甫可以說將七律的藝術性推到了頂峰。杜甫的《登高》也被後世稱譽為“唐人第壹七律”、“古今第壹七律”。雖然崔顥的《黃鶴樓》也有此頭銜,但相比之下,《登高》格律嚴謹,堪稱七律之尊!

杜甫的詩集中幾乎每壹首七律都是絕佳之作,每壹篇每壹句都法度森嚴、氣勢雄渾,可謂將七律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自杜甫以後,再難有人能把七律寫到這等程度。尤其是到了宋代,雖然以杜甫為宗,但大多以理趣、議論為主,雖有佳作,卻難出風格。

唯有南宋詩人陸遊在七律壹途頗有杜甫的風格,格律嚴謹,其實沈郁雄渾。尤其是下面這首《書憤》最為經典,即便是放在杜甫的詩集中也是不遑多讓:

書憤·其壹

南宋·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遊幼年曾歷經靖康之亂,目睹過國破家亡的慘相,經歷了離亂漂泊,使得他自幼就樹立了報國之誌。入仕後陸遊曾在抗金前線任職,金戈鐵馬的歲月給陸遊留下了壹生的記憶,所謂“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就是回憶這段生涯而寫的。而壹生矢誌報國的陸遊卻始終被朝中小人排擠,壹生碌碌,晚年唯有以詩書寫心中悲憤。這首《書憤》就是其《書憤五首》中的第壹首。

所謂書憤,抒發胸中孤玉憤恨之情也。開頭第壹句雖是陳述回憶早年,但已見其憤:早年“北望氣如山”,矢誌恢復山河,而如今卻是已知“世事艱”,並非戰場殺敵之艱難,而是小人誤國以致壯誌之艱難!

頷聯則描寫早歲“中原北望氣如山”的情形,金戈鐵馬,壯誌雄心,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軍旅生涯,讀來令人胸中為之壹壯,慷慨激昂,莫過於此!而頸聯驀然壹轉,回到而今晚年之態: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少年壯誌,如今空余鏡中衰鬢,有心報國,卻“世事艱難”,悲憤之情可想而知!

結尾兩句用諸葛亮《出師表》的典故以明誌,既貶斥朝野上下的碌碌小人,也有以諸葛亮自比之心。當世無人知我,唯此《書憤》當令後世知我“出師”報國之誌!可謂是自首至尾,句句皆憤,字字皆憤!

這首詩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起承轉合分明,風格雄渾奔放,情感表達沈郁憤慨,飽含詩人報國的心誌。與杜甫的七律佳作相比,絲毫不遑多讓,甚至在風格上頷聯兩句壯誌豪放,是杜甫所沒有的。後世詩家評價這首詩曰:全首渾成,風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無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