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而言,唐詩主情韻,開朗俊健,以境取勝;宋詩主理致,深幽曲折,以意勝。宋初詩人楊億、錢惟演等學李商隱,號西昆體。王禹偁、梅堯臣、蘇舜欽等反對西昆體,反對只講聲律辭藻與缺乏社會內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詩健康發展的基礎,歐陽修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恢復關註現實的傳統,宋詩註重氣骨、長於思理的傾向愈益明顯。北宋詩壇影響最大的是“蘇黃”。蘇軾是宋代文藝創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作家,其詩說理抒情,自由奔放,發展了宋詩好議論、散文化的傾向。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宗主,註重詩歌語言的借鑒和創造,主張“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無壹字無來處”,其詩宗尚杜甫,瘦硬生新,屬於江西詩派的還有陳師道、陳與義等人。南宋詩人的傑出代表是“中興四大詩人”(陸遊、尤袤、楊萬裏、範成大),他們都出於江西詩派,而終能自成壹家。陸遊是宋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存詩近萬首,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到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愛國詩篇,為宋代詩壇添上了最後壹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