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思維導圖讀詩詞《詠史》唐 高適

思維導圖讀詩詞《詠史》唐 高適

寫在前面的話

做為壹名媽媽,希望能夠以更直觀、好玩的方式,帶孩子走進詩詞的世界。

導圖大體原則上是自己根據理解後搜羅背景資料、圖片等信息做為參考,偶有參考臨摹,繪制而成。

導圖思路

中心圖

小圖標

衣服、冰塊、帽子、鼻子:與詩句對應

作者簡介

高適(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壹字仲武,渤海禱(今河北景縣)人,性落拓,不拘小節,曾遊薊門欲從軍,兩入京城求仕,均失意而歸。四十九歲舉道科,任封丘尉,後棄官,以後又陸續擔任過左驍衛兵曹參軍、諫議大夫、左散騎常侍,被封為渤海縣侯,是唐朝“詩人之達者”。長於邊塞詩,內容豐富,揭露了邊將的驕奢邀功、腐敗無能,歌頌了士兵們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的愛國精神,其詩風格沈雄勁健、氣骨凜然。他與岑參齊名,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有《高常侍集》,今存詩二百余首。

詩詞大意

像須賈這樣的小人尚且有贈送綈袍的舉動,就更應該同情範雎的貧寒了。現在的人不知道像範雎這樣的天下治世賢才,把他當成普通人看待。

詳細註釋

尚有:尚且還有。綈 [tì]袍:用粗絲綢做成的長袍。

憐:同情。範叔:範雎,字叔。戰國時期的範雎。由於須賈告狀,他被毒打得幾乎死去,後來逃到秦國當了宰相。須賈來秦,他特意以貧窮的面貌去相見,須賈送綈袍給他禦寒,他感到須賈還有故人之情,就寬恕須賈。出自《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天下士:天下豪傑之士。

猶作:還當作。布衣:指普通老百姓。

作詩背景

《詠史》是詩人高適創作於盛唐。詩人在少年時,相當落魄,其詩歌大多感慨懷才不遇,仕途失意。這首詩正是寫於未入仕途之時。因他自以為是“天下士”,卻只得到個“封丘尉”,於是通過寫古人贈綈袍的故事來比喻現在,表達了對有才華的貧寒人士得不到同情、重視的悲憤情緒。此篇雖題為“詠史”,實則是詩人借詠史來發泄自己的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