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菱trot 65438
徐州古稱彭城,有著四千多年的輝煌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徐州位於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交界處。它是通往北方的鑰匙,也是通往南方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給徐州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就像璀璨的銀河斜掛在歷史的天空。其中“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和漢畫像石最為引人註目,凝聚了古人非凡的創造力和深邃的智慧,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
以雲龍景觀、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景點,景色宜人,美如西天,美過江南,有北美南美的美。名勝古跡隱藏其中,相得益彰,讓人流連忘返。
徐州壹直是鐘靈郁秀、藏龍臥虎的地方。中國易經、養生鼻祖彭祖,漢武帝劉邦,偉人鬼才項羽,大文豪蘇東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劉邦統壹天下,建立西漢,立其弟蛟劉為楚王,定都徐州。數百年來傳承了18代,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漢代文化遺產。結構各異的漢墓,栩栩如生的石刻浮雕,栩栩如生的漢代兵馬俑,被稱為“漢代三絕”。徐州漢兵馬俑是繼西安秦兵馬俑之後的又壹重大發現。作為楚王的隨葬品,4000多件漢俑以寫意的手法生動地刻畫了漢軍將士的思想、表情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今天的徐州人,正在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書寫新的歷史篇章。高樓聳立,郁郁蔥蔥,交織成壹幅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城市景觀。美麗的徐州正張開雙臂熱情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
-
三菱trot 65438
範增墓
範增墓在徐州市彭城路皇宮後的土山上。範曾(公元前277- 204年),安徽桐城人。他參加過反秦的項梁起義,後來成為項羽的謀士,被尊為“國父”。項羽聽信讒言,疑神疑鬼。他中了劉邦的圈套,只好隱退到老家,死在路上。據說西楚士兵非常敬重範增,把他葬在這裏。範增墓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
三菱trot 65438
古黃河公園
所以,黃河公園是徐州指定改造老黃河的傑作,是徐州人的驕傲。公園貫穿古城,全長7公裏,綠化面積157.6畝。它是壹個開放的大型公共綠地。徐州位於伊、蜀、泗三大河流的下遊。歷史上,洶湧的黃河給沿岸人民帶來了無數的重災,徐州人民飽受水患之苦。公元1875年,黃河在徐州留下了壹條古河道。由於黃河老河道河床高出地面,堤身斷裂,河道淤積,汛期黃河水位高出地面3至7米,嚴重威脅城市人民財產安全。為此,徐州人民進行了無數次艱苦卓絕的鬥爭。它留下了蘇軾、宋代周知和明朝宰相潘繼勛在控制水和保護城市方面的成就和故事。而在生產力低下的舊社會,人們只能發“蘇姑顯神威”、“鐵牛真水”來治黃河。老黃河就像壹個巨大的水袋,千百年來壹直懸在徐州人的頭上,總是泛濫成災。如果洪水不消失,人們將很難睡覺和吃飯。解放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本著“人建城為民,城為民”的原則,進行了大規模的河床整治,到50年代末基本控制了洪水。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市人民政府決心從根本上治理老黃河,變洪水為水利。壹方面,它疏浚河床,拓寬河床,重新築堤,並鋪設石塊來蓄水。另壹方面,修築道路橋梁,沿河兩岸種植花草樹木,並大力綠化,開始了新的黃河綜合治理工程。經過十余年的建設,壹個綠樹成蔭、四季常青、景點相連、景色宜人的開放式帶狀公園呈現在大眾面前。因此,黃河公園北起何群橋,南至雞嘴壩。貫穿市區青雲、冀中、和平9座橋梁和中山、淮海、建國7條主幹道,全長6313米,寬20米,花壇166個,喬灌木90225株,樹種50余種,園路8000余米。林帶占地43畝,每年種植花卉30多畝。黃河故道如今猶如壹條綠色的玉帶,沿著碧水和浪花纏繞在城市的腰上,成為徐州重要的風景旅遊帶。
-
三菱trot 65438
漢兵馬俑博物館
徐州漢兵馬俑位於東郊獅子山附近。1984年2月,徐州東郊獅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彩繪西漢兵馬俑。這批陶俑分布在六個坑中,共4000多件,反映了西漢初年在徐州分封的楚國軍隊的整體建制。步兵中既有官員,也有普通士兵,如長臂俑、弓弩手、辮俑等。戰車上有鎧甲俑和禦手俑,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史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楚王的陪葬俑,所有陶俑的面部表情多為悲涼肅穆,顯示了楚工匠傑出的制作技術和藝術表現力。此次發現是繼鹹陽楊家灣西漢彩繪兵馬俑和Xi臨潼秦兵馬俑之後的第三批重要發現。當地政府在原址建立了中國第二個兵馬俑博物館。展出的兵馬俑分為兵、官、馬、甲、跪五類。
-
三菱Trot 2006-09-23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在城市南郊,鳳凰山腳下。它是為了紀念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而建造的。懷塔上的碑文是毛澤東題寫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塔高38.15米,前有平臺,129級石階,雄偉壯觀。塔頂雕刻著由兩支步槍和在五星光芒下相交的松枝絲帶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刻有銘文,兩側鑲嵌有大型浮雕。在右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雄形象令人應接不暇;左邊是解放區人民全力以赴勇敢支援前線的感人場景。四周是回廊和角亭,前面有壹個寬敞的平臺,供人民集體哀悼。它長250米,寬31米,共有129級臺階直上直下。整個紀念塔雄偉壯觀。塔東南不遠處是壹座紀念館。
-
三菱Trot 2006-09-23
快仔亭公園
快仔亭位於徐州市解放路快仔亭公園。《同治徐州官誌》記載:“在城東南,李邦之於舊錄宋西寧末在徐州舉行祭典,即建唐學能陽春閣。”縣令蘇軾,名蒯雅,後名魁樓,俗稱角樓。“快仔亭是北宋熙寧十年(1017)在JD.COM擔任劊子手的李邦之在唐代陽春亭舊址重建的。清同治十壹年徐海路吳世雄重建(1872)。清光緒十五年(1889),太守廣西中國銀行擴建。新中國成立後,委任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由於十年動亂造成的嚴重破壞,1989撥款在原址重建,新改建的快仔亭公園在建國四十周年的同時對外開放。重建後的快哉亭,坐北朝南,是快哉亭公園內東南角離地五米的獨立院落。沿著二十多級臺階往上爬,進入棗紅之門,進入蒯仔亭幽靜的庭院。展館主體建築位於中間,四周是古老的敞廊,層次分明。庭院內的房間、花壇、太湖石河花木錯落有致,別具壹格。院門外臺階下的石板路和小橋,直通對面古色古香的建築逍遙殿。小橋東西的荷塘裏,亭子、水榭、曲橋相連。春夏兩季,荷花妖嬈芬芳,占地70多畝的快仔亭公園成為鬧市中壹處幽靜美麗的景點。蒯再亭被蘇軾命名為“蒯再本豐府”。宋熙寧十年(1077),蘇軾調任徐州周知後,常邀賓朋於此避暑。有壹天,蘇軾踏進新重修的亭子,李邦致讓他命名。蘇軾寫過壹句詩:“聖賢之樂,速也。庶民雖然不是* * *,但是盡快是好客人。穆如其不僅壓制了小人之德;悄悄來的時候,妳是唯壹的王嗎?比如老公飛回汴梁,南郊只有幾處,咆哮千遍,東海私語,催人奮進,四維。所以晉朝壹角人小,嘲笑玉川腋下的劣根性。“野馬相安無事,汗水拍打著羽毛,應龍的動作參差不齊。。此後,陽春閣改名為快哉閣。以前,快仔亭建在古城墻的壹角,北面成為奎樓,是徐州古城的五層之壹,與彭祖樓、王霸樓、黃樓、燕子樓分布在古城周圍。夔樓崇拜的是文人所崇拜的魁星神。古代每年五月十六日有廟會,香火很旺。因為建築建在古城東南,有壹個角樓。徐州古城墻歷史上很有名,1928年被當時的駐軍拆除。如今,快哉亭下的城墻已經修復。遊客可仰視快仔亭,將古城內外盡收眼底,是古今遊客的遊覽勝地。北宋詩人陳師道在他的老師鄧的《快哉亭》中寫道:城與清江曲,山石間流泉。夕陽躲在地下,暮色已在山上。小鳥想去哪裏,也是自由的奔向雲端。榮華富貴無止境,所以必須把那個年幼的孩子還回來。
-
三菱trot 65438
鵬程廣場
鵬程廣場,位於市中心,建於6月4日,1998。歷時116天於同年9月底開業,是1998年徐州市政府最重要的工程。它的建成實現了徐州人在市中心擁有壹個大廣場的夙願。鵬程廣場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廣場東西長約250米,西起中山北路,東至鵬程路。南北寬400多米,橫跨淮海路。管理面積近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近4.2公頃,綠地率67%。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鵬程廣場由中心廣場、分廣場和南廣場三部分組成。主廣場被劃分成“丁”形的綠地來組織遊客。三腳架的四條腿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遊小徑。鼎由安溪紅花崗巖和太行紅花崗巖鋪砌而成,形成中國最大的棋盤,象征著徐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綠地以美國進口的壹大片常綠草坪為基底,保留原有的大樹和石榴樹,形成“樹下有花,花下有樹”的效果。廣場中央有零公裏標誌和旗桿。輔助廣場由原來的廣場改造而成。中心有壹個鴿子房和壹個工具房。廣場草坪多被分割成不規則的圖案,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方便市民早上鍛煉和休息。南廣場,面對淮海路,是壹個觀賞性草皮廣場,面積12320平方米。該中心配有圓形噴泉、燈光和音響設施。“火樹銀花”花燈的高度為19.98米,運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模擬盛開的絢麗多彩的煙花。
-
三菱trot 65438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位於徐州市城西、淮海西路、紡織西路交叉口東北角。廣場占地22000平方米,草坪12000平方米,種植雪松、女貞等植物170余株,廣場綠化面積1.4公頃,綠地率62%,硬質鋪裝8000平方米。它是壹個大型廣場綠地,廣場由主廣場和西面的兩個分廣場組成。主廣場為下沈式噴泉廣場,在圓形空間內排列組合,形成主水景區、次水景區、休息區、綠蔭廣場四個區域。主水景區的大型音樂噴泉采用循環水的控制技術,輔以燈光、音響,形成高低不壹、異彩紛呈的復合噴泉效果。水下景區是欣賞水景的最佳場所,以圓形弓形休息花臺為主體建築,蜿蜒的觀光道路。休息區位於廣場西南端,呈扇形。寬18米的弧形前庭綠化帶緩坡延伸至主水域壹側。西側鵝卵石鋪成的步道,是市民健身的好去處。主廣場馬路對面的兩個副廣場,用線條流暢的花木點綴,與主廣場遙相呼應。廣場綠化以常綠雪松、女貞為背景,以常綠草坪為背景,銀杏、楓樹等彩葉樹種交替種植。這裏古樸明亮,四季不同,充滿活力,是市民休息的好地方。
-
三菱trot 65438
獅子山西漢楚墓
獅子山楚墓位於徐州獅子山。這是西漢初年在徐州分封的第三代楚王劉武的陵墓。這個遺址有超過2100年的歷史。位於西面300米處的漢代兵馬俑是楚王墓的壹個組成部分,象征著守衛楚王墓的軍隊。漢代兵馬俑發現於1984 65438+2月,由徐州博物館發掘。並於1985在原址建立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坑分為兩部分:步兵坑、和平坑和騎兵坑。壹號坑前段立俑均為***516,後段陶俑約500件。二號坑前段放置各種陶俑832件,後段遺留跪俑474件。三號坑尚未開挖;四號坑只有十幾個俑,很多都毀了。據初步推測,這座墓的主人是漢代分封到徐州的壹代楚王。這些陶俑是楚王軍事力量的縮影。獅子山兵馬俑的發現,為研究兵馬俑的埋葬制度、兵馬俑的裝備和構成,以及騎兵和戰車的建立和運用提供了重要資料。從1994到65438+2月到1995,考古人員發掘了楚王墓,使得獅子山地區成為全國矚目的旅遊熱點。這座墓不僅規模巨大,氣勢宏偉,而且其獨特的結構也是獨壹無二、前所未有的。墓中出土了金、銀、銅、鐵、玉、石、漆等各類珍貴文物近2000件(套)。其中許多文物,如雕龍玉黃、串玉環、王衍(杯)、虎雕玉飾、鑲玉漆棺、銅扁壺等,都是國內考古的首次發現。尤為珍貴的是,科學家根據墓中的楚王遺骨,首次成功還原了2100年前的楚王形象。最著名的是徐州獅子山王楚陵墓的金玉服飾,它用了最多的玉和金,而且質量最好,使其成為國寶。金縷玉衣,在燈光下閃著玻璃光澤,長1.74m,從頭到腳渾然壹體,極似古代鎧甲。* * *使用4248枚片玉和1576克金縷。據介紹,這種金玉禮服目前在全國有很多最好的。最早年代:埋葬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54年,距今2000多年。玉件最多:在中國發現的玉衣中,玉件壹般不到3000件,這件玉衣有4248件。玉質最好:玉衣全部采用新疆和田的白玉和藍寶石,潤澤晶瑩。工藝最好,保存最好:這些玉器最大的有10平方厘米,最小的不到1平方厘米,而且都很薄,有的只有0.1厘米厚。玉件表面拋光,光潔度高,沖壓工藝規範。現存徐州博物館。獅子山楚墓的發掘填補了西漢初年東方漢文化研究的壹大空白,其恢弘博大的漢民族特色令後人贊嘆不已。
-
三菱trot 65438
土山漢墓
位於雲龍山北麓的塗山漢墓,是東漢時期彭城漢王的壹個妻子的墓。1979年,壹號墓出土壹件銀雕玉衣,全長1.7米。它由2600多塊玉用銀線編織而成,其復制品現藏於徐州博物館。這座漢墓具有壹定的考古價值。
-
三菱trot 65438
龜山墓
龜山漢墓位於中國江蘇省徐州市九裏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龜山腳下。是西漢第六代夫妻合葬墓(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公元前116年)。這座墳墓是在1981年2月被當地人首次發現的。同年11月和1992年11月,南京博物院和徐州市文化局先後訪問華北。1985年,該墓出土的劉著鬼牛銀印被文物普查所收藏,從而揭開了墓主人身份的神秘面紗。1992年7月成立,1993年6月龜山漢墓壹期保護工程竣工。
龜山漢墓是壹座並排相連的夫婦合葬墓,南面是楚襄王劉著墓,北面是其妻墓。兩座墓葬均為橫洞崖洞式,龜山西麓有壹喇叭形墓口,南北兩座。這座墳墓是由人工挖掘而成的。每條隧道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心線挖掘的最大偏差僅為5 mm,精度達到1/10000。南北隧道距離19米,夾角20秒,誤差1。每條隧道由上下兩層26塊石頭封堵,每層13塊石頭,每塊石頭重6-7噸。十五座墓,房間相連,大小相配,主次分明。墓葬總長83米,南北最寬處33米,總面積700多平方米,容積2600多立方米。此墓工程浩大,雕刻精美,氣勢恢宏,真是世所罕見,國內絕無僅有。
-
三菱trot 65438
徐州漢畫像藝術館
徐州漢畫像藝術館位於雲龍湖東岸。博物館仿唐宋建築,占地1公頃,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館內有漢畫像石260余幅,展覽線長達400余米。漢代畫像石是漢族人在墓碑和祠堂墻壁上雕刻的裝飾性人像,盛行於西漢至東漢和魏晉時期。這裏的畫像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是研究漢代歷史的珍貴文物。
-
三菱trot 65438
西馬臺
馬戲臺是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跡之壹。它是項羽在公元前206年建造的。秦滅後,天下英雄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在城南的南山上,他建了壹個拜馬臺觀看馬戲,故名“馬戲臺”。歷代戲臺上建有許多建築,如臺頭寺、明桓寺、三義寺、聚奎書院、松翠山房、碑亭等。歲月流逝,時代變遷,昔日的建築已經消失。徐州市人民政府為保護古跡,歌頌項羽的歷史功績,重修了馬戲臺,新建山門、曲廊、詩碑廊、紀念館、亭子。新雕鑄的項羽石像和鐵鼎;亭子和被照亮的墻被修復了。特別引人註目的是兩組古色古香的建築,紅墻黃瓦,雕梁畫棟,飛檐走壁,古樸典雅。翻新了壹個新的馬戲場,華麗多彩。攬勝的舞臺上遊客絡繹不絕。成為國內項羽遺跡旅遊網絡上的壹顆璀璨明珠。
-
三菱trot 65438
雲龍公園
雲龍公園位於市區王陵路南側。解放前是耶穌和佛教的墓地,建於1958。東臨雲龍山,南臨蘇堤,北楔入市區,面積361畝,其中水面面積1.20畝。是我市較早開發建設的大型綜合性公園,靠近市中心。年接待遊客654.38+0.7萬人次。雲龍公園采用自然園林布局方式,設有盆景園、知春島、荷塘水榭、假山花廊、花卉園、遊樂區六大景區。盆景園又名藝林,位於東門北側,是我市獨具特色的盆景園。總面積13800平方米,其中水面4300平方米,於1982年建成開業。園內建築為嶺南風格,山水相融,景點如畫。3000多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盆景作品令人嘆為觀止。知春島景區,面積500平方米,因種植迎春、春梅等早春花木而得名。景區的主體建築是燕子樓,是古代徐州五大名樓之壹。白居易有“滿窗明月滿簾霜,寒光刷床。”在壹個霜月夜的燕子屋,秋來只為壹個人生長...".歷代文人墨客,如蘇軾、文天祥、、嚴等。,都有為燕子屋誦經的作品。元明清時期的戲曲、小說中也有不少描寫關孤燕樓的作品。唐景福二年,燕子樓毀於戰火。此後屢建屢廢,建築地點也發生了變化。1985,徐州市政府撥款重建雲龍公園知春島。1992年,日本“徐州同鄉會”捐資23萬元,新建了回廊、假山等配套工程,使景區更加完善。荷花廳水榭區由茶室水榭、長廊、平臺組成,建築面積914平方米。這組建築依山傍水,古樸典雅,是公園的主體建築。在這裏,從亭子向東望去,湖水在郁郁蔥蔥的雲龍山風光映襯下,景色醉人;夏天,紅蓮花開,荷葉是田,水邊看風景更愜意。假山花廊位於南湖濱水半島,由大型假山、花廊和花壇組成。假山高5米,山上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等建築,並有通道從山上蜿蜒至山下。花木環繞,景色優美公園的南面是壹個花卉園,由100多種植物組成,如柏樹、柏樹、水杉、紫藤、劍麻、月季等。這個景點是晨練、讀書、休息、散步的最佳場所。遊樂區位於公園北部,有海陸空電玩、碰碰車、“壹個天堂”、湖上遊樂項目等多種遊樂設備。逢年過節,人們或泛舟輕唱,或縱情遊樂,歡聲笑語。該區域東北角有壹土堆,面積約400平方米。山上松柏蒼翠,古色古香,據說是西漢的母親墓。
-
三菱trot 65438
雲龍公園
這是徐州最美的風景。雲龍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市區西南部,南郊風景名勝區西北部,西有寒山,東有雲龍山,南有大山頭、竹山,現有水面5.8平方公裏,陸地5.6平方公裏。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川競艷。古往今來,其三面環山,壹面環湖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遊子。北宋文學家蘇軾知道徐州時,就迷上了這個湖。他曾經想過,“如果水從上遊...能流入此湖,此湖景色可與西湖媲美,而徐州如杭州。”但蘇軾願望落空,幾千年來恨之入骨。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這成為了現實。現在雲龍湖光芒四射,已經成為壹個綜合性的觀光景區。壹條玉帶般的湖路把湖分成兩個湖;環湖路依山傍湖碧水,長約14公裏。主要景點:1。劃船在胡雲湖:東湖有各種各樣的遊船碼頭,配備大型遊船,快艇和其他船只為遊客服務。二、湖面光影:雲龍湖夜景迷人。湖中央的小島、遊泳池、道路和湖周圍的建築都裝上了彩燈。金塔耀眼,槳聲燈響,讓人流連忘返。三、十裏長堤:雲龍湖三面環山。北堤長約十裏,頂高37.5米,寬19.5米。站在堤上,夏天很熱,涼風吹在臉上。擡頭望去,山遠山近,綠綠的。遊人衣冠,四萬人遊十裏長堤東。沿湖建有大型遊泳池,長1.500米,寬100米,面積1.500平方米。遊泳池以水泥底座澆鑄,人工沙灘為輔。每年夏天,男女老少成群結隊而來,遊泳者往往有上萬人。五、有洞:在雲龍湖東北角,有壹條隧道穿過雲龍山三段,高6.5米,寬7米,長約600米。遊客可以乘船到達鵬遠。6.荷花裏的風釣:湖南路北側,沿湖種植荷花400多畝。每當荷花盛開時,都是壹派“荷葉無限,荷花異色”的景象。七、湖邊垂釣:環湖壹周,即可以放竿垂釣,尤其是東湖南岸。湖南路中段有大片魚塘,有200多個釣魚點。八、夏濤柳巖:沿湖東路、湖南路,濱水壹帶,桃柳相間。冬去春來,楊柳吐絲掛綠水;桃花在燃燒,紅雲在纏綿。九、金山塔影:雲龍山下,湖邊有壹座小山,名“小金山”,海拔45米。金山上有壹座仿宋代的五層八角金琉璃塔,高22米,建築面積312平方米。每層都有觀景護欄,裏面有螺旋樓梯,盤旋而上。登上塔頂,俯瞰整個湖。十、杏花春雨:在雲龍山和小金山之間的雲龍山腳下,種植了大面積的杏樹。初春杏花盛開,如煙似霧,蜜蜂飛舞,蝴蝶翩翩。蘇軾寄水部詩壹首:“雲龍山試春裝,送霞於鶴亭前。三裏杏花,新丈夫去馬如飛”指的就是這個地方。11.寒潮飛洪:隆冬時節,湖面上水色氤氳,布滿煙籠,壹群群大雁降落,密密麻麻,或驚起聲響,如旋風,散落在水面,攪起水花,成為冬湖的壹大景觀。
-
三菱trot 65438
雲龍山
位於和順縣城西部,山上有壹個公園。在雲龍山謝玉橋的北面,有壹座石牌坊。爬上樓梯,走上幾十步,就可以到達龍王廟。在寺廟的東部有壹座“畢成建築”。樓裏有水井,清澈見底,偶爾還能看到魚。寺西有鐘樓,鐘聲萬裏。此外,雲龍山還有壹座雅致古樸的“棋盤亭”。這個小亭子結構精巧。在雲龍山上,還有四個景點,如四明樓,宣璐樓,張佗寺和觀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