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小學生寫詩歌的方法如下:
古代詩大多是格律詩,講柙韻,講平仄。現代詩,形式自由得多,大致押韻就可以了。
押韻就是上句的最後壹個字與下句的最後壹個字屬同韻或近韻。有隔句押韻的,也有句句柙韻的。當然,也有不押韻的,像散文詩分行分節書寫,是詩歌的另壹個特點。多少行為壹節,也沒有什麽統壹規定,有四句壹節的,八句壹節的,也有三句或六句壹節的。根據作品的節奏,可由自己決定。
根據內容,詩歌還有抒情詩與敘事詩之分。抒情詩是以感情為線索,從篇幅上講較短;敘事詩是以事件為線索,篇幅較長。當然,抒情詩中也有事,敘事詩中也有情。情感是詩歌最重要的特點。現在的流行歌曲,同學們可能都是比較喜歡的,去掉曲譜以後,每首歌詞實際上部是首詩。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簡史:
初期白話詩派:胡適、劉半農、沈尹默、冰心(五四運動前後)。
1915—1920年胡適就開始白話詩的寫作,他主張“話怎麽說,詩就怎麽寫”,這壹口號在當年如雷鳴谷應,雲流景行,得到廣大進步文化界的熱烈反響。白話詩很快流行開來,出現了形式風格多樣化,而統壹於白話的“初期白話詩派”。
胡適——新詩最早的開拓者。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1920年留學美國,成為哲學家杜威的學生,回國任北大教授,五四中提倡文學改良,頗有影響。後任駐美大使,1962年在中國臺灣病逝。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胡適文存》等著作。《嘗試集》是最早的新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