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長吉體詩歌的人是李賀。
李賀所開創的“長吉體”詩歌成為整個唐詩實現徹底審美轉向的代表,他那淒艷詭激的詩風不僅成為前無古人的開拓與創新,也成為晚唐詩歌直接效法的創作典範,更成為後世無數詩詞名家不斷追摹的藝術豐碑。
“長吉體”詩在構思、意象、遣辭、設色等方面表現出新奇獨創的特色。在構思與藝術想象上具獨創性,他善於運用神話傳說和怪誕、華美的語匯,創造出異想天開、從未有過的意象。
在遣辭與設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類的字眼以及“冷艷怪麗”的風格,使詩歌帶有傷感冷艷的風格。
擴展資料:
李賀通過“長吉體”在詩壇中獨樹壹幟,豐富了浪漫主義的傳統,對後世詩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李商隱、溫庭筠等人都創作過“長吉體”。
李賀詩歌中所呈現出的詭異激蕩風格仍可視為對杜甫韓孟詩派的繼承,但那些明顯表現出淒迷艷麗風格的“長吉體”詩篇則直接開啟了唐代審美藝術的第三次轉型,以李賀為界,唐詩由中唐的寫實步入了摹寫心靈的晚唐時代。
木訥倔強的韓愈提出的那些詩歌理論,最初只是對安史之亂前盛唐時代雄風豪情的、難以忘懷的呼喚,但經他之手千呼萬喚出來的李賀,卻將杜甫式的崇高轉變成難以遏制的感傷的晚唐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