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學習觀看、欣賞和故事有關的圖畫、掛圖,初步感受美的情感。
2.嘗試用動作、聲音、語言等多種表現方法來表現故事內容。
3.學習從小做個懂禮貌的人。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知道簡單的禮儀,知道見面要打招呼。
2.物質準備
掛圖,音帶,頭飾(小雞2個、小羊2個、小象2個、小狗2個)。
3.環境準備
在活動室中布置壹個區角,供幼兒遊戲和表演。
活動重點
感知圖畫內容,初步理解故事。
活動難點
嘗試用動作、聲音、語言等多種表現方法來表現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活動。
線上活動:以“打招呼”的形式,讓幼兒和教師、幼兒和幼兒互相打招呼。例如抱抱、親親、握握手等。
2.感知活動
幼兒圍繞“見面”的話題,進行討論。
提問:剛才妳們和老師、小夥伴們見面的時候,都說了些什麽?做了哪些動作?
提問:如果見到了妳的朋友或者妳認識的人,妳會說些什麽?做些什麽呢?
3.理解活動
提問:動物們不會說話,他們見面的時候會怎樣做呢?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讓幼兒了解並模仿,引出圖壹。用故事中的句式說話:小雞和小雞見面了,嘰嘰嘰,啄啄小嘴。
(2)幼兒欣賞圖二、圖三、圖四,說說小羊、小象、小狗見面時是怎樣做的,並模仿出它們見面時的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句式說話。
(3)圖五講述:小朋友見面是怎樣做的呢?妳和妳的小夥伴見面是怎麽做的?
(4)出示掛圖,***同傾聽故事。(播放錄音)
(5)模仿表演:教師出示頭飾,請幼兒戴頭飾進行表演故事。
4.完整欣賞
教師播放故事音帶,請幼兒跟著錄音帶隨意表演。
5.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整理桌椅。
第二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歡閱讀故事,知道壹頁壹頁地翻書。
2.模仿故事句式嘗試創編。
3.嘗試用句卡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知道與朋友見面時的幾種問候方式。
2.物質準備
掛圖,音帶,大句卡,小句卡,故事讀本人手壹冊。
3.環境準備
布置壹個表演區,供幼兒自己進行情景表演。 活動重點
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歡閱讀,知道壹頁壹頁地翻書。
活動難點
模仿故事句式嘗試創編。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活動。
線上活動建議: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2.感知理解
教師發書,幼兒自主閱讀。
讓幼兒閱讀故事,觀察畫面,進壹步鞏固理解故事內容。
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閱讀圖書。
3.遊戲活動
遊戲:句卡媽媽找寶寶。
教師拿大句卡,幼兒拿小句卡。當教師講述的時候,拿著相同句卡的幼兒,跑到教師面前把小句卡和大句卡親壹下。
4.創編活動
(1)引導語:妳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見面時會怎麽樣呢?會做什麽動作?
(2)請妳嘗試用故事中的句式說壹句話。
例如:小貓和小貓見面了,喵喵喵,吃條小魚。
(3)教師把幼兒創編的詩歌記錄下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自己創編出來的詩歌,激發幼兒的興趣。
5.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1.園內延伸
(1)將掛圖和故事讀本以及制作的句卡放在語言區,讓幼兒進壹步感知故事內容。
(2)在表演區放置頭飾,讓幼兒表演故事。
(3)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對話活動。
2.家庭延伸
(1)家長和孩子壹起仿編故事《見面》,並做記錄。
(2)家長應經常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告訴孩子如何交朋友,多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中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