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比擬是什麽修辭手法舉例

比擬是什麽修辭手法舉例

比擬是什麽修辭手法舉例如下:

壹、什麽是比擬

比擬是把壹個事物當作另外壹個事物來描述、說明。比擬的辭格是將人比作物、將物比作人,或將甲物化為乙物。運用這種辭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辭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寫得神形畢現,栩栩如生,抒發愛憎分明的感情。詩歌、小說、散文、寓言、童話等經常使用比擬的辭格。

二、比擬的基本類型

比擬可分為擬人和擬物兩大類。

擬人

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句

1、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經紹珍《找春天》)

2、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李漢榮《山中訪友》)

擬物

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情態或動作,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

例句

1、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壹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裏。(孫犁《荷花澱》)

2、臨時夥房設在草地上,幾口行軍鍋成“壹”字形排列著,藍色的火苗舔著鍋底,鍋內熱氣騰騰……(劉堅《草地晚餐》)

三、比擬的作用

1、使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捕捉所表達事物的意境,體味它的深意。

例:請閉上眼想:壹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老舍《濟南的冬天》)

2、使讀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從而引起***鳴。

例:桃樹、杏樹、梨樹,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朱自清《春》)

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比擬中,被描寫的事物(本體)和擬化成的事物(擬體)彼此交融,渾然壹體,本體必須出現,擬體壹般不出現;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壹主壹從,本體或出現或不出現,而喻體必須出現。

例:

1、曙色像壹片翠藍的水流動在原野的盡頭。

2、曙色流動在原野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