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徐誌摩詩歌《滬杭車上》中“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壹句中虛寫和實寫的分別是什麽?

徐誌摩詩歌《滬杭車上》中“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壹句中虛寫和實寫的分別是什麽?

《滬杭車中》 徐誌摩

匆匆匆!催催催! 

壹卷煙,壹片山,幾點雲影, 

壹道水,壹條橋,壹支櫓聲, 

壹林松,壹叢竹,紅葉紛紛: 

艷色的田野,艷色的秋景,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 

催催催!是車輪還是光陰?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夢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隱”,實寫車外的自然空間(也就是“秋景”,松、竹、葉等意象),眼前的空間從分明到模糊,最後消隱,催老了秋容。虛寫人生的時間,從分明到模糊,最後消隱,催老了人生!所以是分別寫的“秋容”和“人生”。

下面的賞析供參考:

沒有誰能目睹過時光。盡管時間以晝夜黑白的形式重復升降在人的生命之中,時光的本質到現代才真正成為人類致命的敏感。如果說朱自清的《匆匆》讓讀者註意到時光在細小事物中的停留和消逝,徐誌摩的《滬杭車中》則要讀者與時光對視、相向而行。它以詩所特有的語言將空間豎起,時間化為邃道。《滬杭車中》給人的感受是緊張和尖銳。這首詩的詩題就是動態空間:滬杭車中。上海與杭州短暫的距離已被現代交通工具火車不經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本是相對物,此刻就是渾然壹體了:“匆匆匆!催催催!”兩組擬聲詞把這種渾然表達得淋漓盡致。隨著這到來的時空的渾然,時空中原本渾然壹體的自然反被切割成零碎的片斷:“壹卷煙,壹片山,幾點雲影;/壹道水,壹條橋,壹支櫓聲,/壹林松,壹叢竹,紅葉紛紛”更深刻的、實質意義的分裂乃是人類自身的安寧的夢境的分裂。和大自然壹樣安寧而永恒的夢境(或說大自然本身就是壹個夢境)由分明而“模糊,消隱”。“催催催!”這現代文明的速度和頻率不能不使詩人驚嘆:“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