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描寫技巧

古詩描寫技巧

古詩詞表達技巧

在詩詞鑒賞裏,表達技巧往往就是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達技巧包括: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對偶、襯托、借代、對比。

1、 表達方式:描寫、議論、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和懷古傷今。

2、 寫作手法(表現手法):象征、聯想、想象、白描、襯托、對比、托物言誌、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表達技巧包括

1、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2、表現手法:想象、聯想、類比、象征、烘托、對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繁簡。

4、結構:承上啟下、懸念、照應、鋪墊等。

5、修辭手法:比喻、反復、排比、反問、擬人、誇張等

古詩詞的六種描寫手法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壹,作者通過描寫景物,可以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深化中心,推動情節發展。描寫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高考常見的描寫鑒賞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種:

(1)側面描寫———襯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壹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裏春。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征,主要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襯托是通過描寫甲來使乙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襯托分映襯和反襯。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臺壹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就是用天臺之高映襯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寫江中之月“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聲的引人入勝,“別時茫茫江浸月”襯托人物淒涼的心情。《項脊軒誌》中用“萬籟有生”來反襯“庭階寂寂”的。 更多古代詩詞鑒賞技巧可以到習古堂國學網學習。

(2)各種修辭手法

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