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九嶷山的詩句

關於九嶷山的詩句

1. 關於寧遠九嶷山詩句

關於寧遠九嶷山詩句 1.求贊美寧遠九嶷山三分石的短文

1103 九班 羽靈 九嶷山人文景觀獨步海內外。

舜帝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創始人。《史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葬九疑使九疑成為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源頭,舜帝陵、舂陵侯國遺址,九嶷山摩崖石刻,無壹不是對舜文化的演繹。

屈原、司馬遷、蔡邕、李白、元潔、李商隱、何紹基等歷代名人騷客登臨九嶷山留下的大量詩文,更是對舜文化極大的豐富。 九嶷山自然風光如詩如畫。

主要具有四大特色:山奇——九疑群峰拔地而起,層巒疊翠,萬千峰巒,竟然無壹不朝向舜源峰,所以自古就有“萬裏江山朝九疑”之說;洞異——九嶷山屬喀斯特地貌,奇巖怪洞甚多,主要有紫霞巖、玉王官巖、桃花巖、鳳凰巖等,其中紫霞巖被徐霞客列為“楚南十二大名洞”之首;水秀——九嶷山是湘江發源地之壹,水流清澈,瀑布眾多,山光水色,交相輝映,美妙絕倫,“灌溪仙境”、“瀟水涵青”、“高峽平湖”就是其中的著名景色;林幽——九嶷山景區內國家森林公園有大面積的原始次森林,特別是石樅、香杉、斑竹被譽為"九疑三寶"。 九嶷山的民族風情別具壹格。

依山而築的吊腳樓,古樸淳厚的瑤家民風,奇異艷麗的民族服飾,能歌善舞的瑤家男女,上刀梯、坐歌堂等民族文化活動,"背新娘"的“女婚男嫁”習俗,醇美溢香的“瓜簞酒”,回味無窮的山珍野味,形成了迥異於其它風景名勝區的獨特旅遊文化資源。 ——九嶷山系千古名山,是“湖南省六大風景名勝旅遊區”之壹,內有“國家森林公園”,園內古木參天,珍禽異獸繁衍生息,“中國壹絕”——斑竹就生長於此。

九嶷山猶如久藏的閨女,楚楚動人,撩開了美麗的面紗。現每年到九嶷山遊覽的遊客已逾40萬人次。

——香杉、石板(華南九針松),斑竹並為九疑三寶,斑竹又名淚竹,湘妃竹,被譽為“中國壹絕”,相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聞舜駕崩蒼梧之野,千裏尋夫到九疑,觸景生情,悲痛欲絕,血淚點點,用手揩淚,撫竹相泣而成。

2.詩詞釋義註解: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這句詩百的意思是九嶷山上空白雲飄飄,兩名妃子乘著微風翩翩下山。

出自毛澤東的《七律·答友人》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雲飛, 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度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譯文

九嶷山內上空白雲飄飄,兩名妃子乘著微風翩翩下山。青青的竹枝上閃爍著淚光,片片紅霞若天風織成絢麗的衣衫。洞庭湖水波浩蕩容卷起白色的浪花,橘子洲當歌壹曲感天動地。我將為此而夢回祖國遼闊的河山,在我芙蓉盛開的家鄉朗照著清晨的光輝。

3.瀟湘自古水雲鄉是誰的詩

宋代詩人陸遊

初夏喜事 陸遊

箕潁元非爭奪場,瀟湘自古水雲鄉。

采茶歌裏春光老,煮繭香中夏景長。

歛版早知遊宦惡,署門晚悟世情常。

茹芝卻粒雖無術,散發猶當效楚狂。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裏。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遊壹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沈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4.九嶷山因何名聞天下

九嶷山距寧遠縣城30余裏,又名蒼梧山,南接羅浮,北連 衡嶽。

由舜源峰、娥皇峰、女英峰、桂林峰、石城峰、石樓峰、朱明峰、簫韶峰、杞林峰等九峰相連相擁而成。因其峰雄渾秀甲 壹方而又非常相似,高深莫測,故有九嶷山之稱。

舜源峰為九嶷 山主峰,居中間位置,其他八峰如眾星拱月,簇擁舜源。 相傳帝 舜駕崩後就葬於此山之下,九嶷之舜源因而得名。

九嶷山的九峰 中,舜源峰最高,有“萬裏江山朝九嶷”的說法。舜陵位於舜 源峰下,陵前建有舜廟,秦漢時舜廟移至玉琯巖前。

唐宋時建時毀,直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再建舜廟於玉琯巖前。2002年,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曾對舜陵、舜廟遺址進行了考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舜廟遺址壹帶進行了發掘。

發現了 12000年前人類早期的稻作文化,14000年 前的原始陶片,顯現出原始耕作與手工業曾在這壹帶出現。新發現的秦漢乃至唐代所築舜廟存遺址及其他秦漢和唐代遺存文物,表明《山海經》、《國語》、《左傳》、《水經註》以及《史記》所載帝舜歸葬九嶷山確鑿無疑。

秦漢時期即築廟於玉琯巖前亦非傳說。因此,課題組得出壹個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結論:中華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不在別處,而在舜帝歸葬之鄉永州!此說石破天驚,有些專家學者和史學界表示認同。

西漢馬王堆考古發掘曾獲得帛繪的《地形圖》壹幅,為長沙國南瀟水流域和嶺南地區縣治內容。 今九嶷山方位標有九根柱狀識記,柱頭為山形,旁註“舜陵”二字,與“課題組”考古發掘的相壹致。

帝舜的生前活動在寧遠壹帶,當是毋庸置疑的了。

5.寧遠是哪

寧遠縣位於湖南省南部。

地理坐標為東經110°42′-~112°27′,北緯25°11′-26°08′。南北長104.7千米,東西寬52.2千米,縣人民政府駐舜陵鎮。

毗鄰兩廣,處湖南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現轄17個鄉鎮,4個國有林場,面積2,508平方千米,其中縣城面積32平方公裏,國內生產總值489,390萬元(2008),總人口為77.8 萬人(2002年),其中城鎮人口9.52萬人,鄉村人口68.28萬人。

寧遠縣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上古時期,中華民族始祖“三皇五帝”之壹的舜帝南巡至此,開啟教化,並葬於縣境南部九疑山,使這裏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壹;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

夏朝時為紀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為“中華第壹古陵”,歷代君王祭祀不斷,1999年修復壹新後更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祭祖朝拜的聖地;九疑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最早公布的六大風景名勝區和十大旅遊區之壹,司馬遷、李白、杜甫、徐霞客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歌詠九疑山詩詞墨寶,壹代偉人毛澤東壹曲膾炙人口的“九疑山上白雲飛”,更使九疑山蜚聲中外,催人神往。寧遠文廟是全國第二大孔廟,1997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資源富集,物產豐饒。以石灰巖、銻、鉛鋅、鈾礦為主的礦產資源豐富,可建設大型水泥廠和實施規模開采;以九疑山為龍頭的旅遊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巨大;以小水電為主的水能資源豐富,達12萬千瓦,目前開發不到三分之壹;以國有企業閑置資產和學校、醫院等政府主辦事業為主的國有資產及城鎮土地儲備量大,商機無限;以糧食、蔬菜、烤煙、生豬、肉兔、竹木、水果等為主的農林產品豐富,生產、銷售、加工潛力巨大;以九疑大道、城市引水、城鎮開發等項目為主的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多,投資效益豐厚。

寧遠發展迅速,前景廣闊。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億元,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隨著貴(州)福(州)鐵路、二廣高速的修建,寧遠作為區域“交通中心”的優勢將更加突出;隨著2004年縣城至九疑山二級公路的建成和全省公祭舜帝陵大典的舉行及九疑山旅遊開發的推進,寧遠作為輻射海內外的“旅遊觀光、祭祖朝聖中心”的優勢將更加凸顯;隨著城鎮建設的推進、基礎設施的改善和與沿海地區經濟、文化交流、融合的拓展,寧遠作為周邊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和“沿海產業轉移承接地”的優勢將更加鮮明。所有這些條件,將匯成壹股澎湃的浪潮,推動寧遠這艘航船乘風破浪邁向更加輝煌、燦爛的彼岸。

寧遠縣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上古時期,中華民族始祖“三皇五帝”之壹的舜帝南巡至此,開啟教化,並葬於縣境南部九疑山,使這裏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壹;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

夏朝時為紀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為“中華第壹古陵”,歷代君王祭祀不斷,1999年修復壹新後更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祭祖朝拜的聖地;九疑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省最早公布的六大風景名勝區和十大旅遊區之壹,司馬遷、李白、杜甫、徐霞客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歌詠九疑山詩詞墨寶,壹代偉人毛澤東壹曲膾炙人口的“九疑山上白雲飛”,更使九疑山蜚聲中外,催人神往。寧遠文廟是全國第二大孔廟,1997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區位優越,設施完善。距長沙、廣州均在400公裏以內,二廣高速建成後,去廣州將縮短三小時,可朝發午至;廈蓉高速建成後,距永州零陵機場100公裏,距湘南“門戶”郴州120公裏,距國際旅遊名城廣西桂林180公裏,車程均在2小時以內。

縣內郵電通訊便捷,開通了國際國內的用戶電報、傳真、長途直撥、計算機國際互聯網多媒體和國際郵件特快專遞業務,移動通訊覆蓋全境。寧遠水、電供應充足,縣城建有壹座日供水20萬噸的自來水廠,正在加緊建設壹座日供水40萬噸的自來水廠;建有22萬伏變電站壹座,11萬伏變電站4座,電力充足,價格實惠。

服務設施完善,目前已有2個三星級涉外賓館;建有2個大型工業園區,園內設施齊全,管理規範。寧遠接納大投資、大項目、大發展的基礎條件已完全具備。

寧遠資源富集,物產豐饒。以石灰巖、銻、鉛鋅、鈾礦為主的礦產資源豐富,可建設大型水泥廠和實施規模開采;以九疑山為龍頭的4A旅遊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巨大;以小水電為主的水能資源豐富,達12萬千瓦,目前開發不到三分之壹;以國有企業閑置資產和學校、醫院等政府主辦事業為主的國有資產及城鎮土地儲備量大,商機無限;以糧食、蔬菜、烤煙、生豬、肉兔、竹木、水果等為主的農林產品豐富,生產、銷售、加工潛力巨大;以九疑大道、城市引水、城鎮開發等項目為主的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多,投資效益豐厚。

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億元,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隨著貴(州)福(州)鐵路、二廣高速的修建,寧遠作為區域“交通中心”的優勢將更加突出;隨著2004年縣城至九疑山二級公路的建成和全省公祭舜帝陵大典的舉行及九疑山旅遊開發的推進,寧遠作為輻射海內外的“旅遊觀光、祭祖朝聖中心”的優勢將更加凸。

6.有哪位知道這麽壹首詩

七律·答友人(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

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壹枝千滴淚,

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

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

芙蓉國裏盡朝暉。

註釋

〔答友人〕這首詩寫作者對湖南的懷念和祝願。友人即周世釗。本詩作者手跡原題為“答周世釗同學”,後改為“答友人”。周世釗(壹八九七——壹九七六),湖南寧鄉人,是作者在湖南省立第壹師範學校的同學,曾加入新民學會。這時任湖南省副省長。解放後與作者信件來往頗多,並有詩詞唱和。壹九六壹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作者給周的信中,在引用“秋風萬裏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見本詩〔芙蓉國〕註),“西南雲氣開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嶽麓山聯語)兩聯以後說:“同誌,妳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豈不妙哉?”可以跟本詩印證。

〔九嶷(yí疑)山〕又名蒼梧山,在湖南省南部寧遠縣城南六十裏。古代傳說:堯帝有二女,名娥皇、女英,同嫁舜帝。舜南遊死於蒼梧,即葬其地。二妃尋舜至湘江,悼念不已,淚滴竹上而成斑點,稱為湘妃竹。所以下文有“斑竹壹枝千滴淚”之句。

〔帝子〕即指堯帝女娥皇、女英。

〔翠微〕輕淡青蔥的山色,指“未及山頂”的高處(見《爾雅·釋山》疏)。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雪〕形容白浪。

〔長島〕長沙橘子洲(見《沁園春·長沙》〔橘子洲〕註),代指長沙。

〔我欲因之夢寥廓〕化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句。

〔芙蓉國〕五代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秋風萬裏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芙蓉國是說木芙蓉花到處盛開的地方,這裏指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