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個人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壹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壹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壹。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壹種排山倒海、壹瀉千裏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遊、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對權豪勢要,他?手持壹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後寄崔侍禦》二首之壹);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塗炭時,他?過江誓流水,誌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壹杯壹杯復壹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於憑借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征。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壹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壹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於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壹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壹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誇張。他的誇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誇張得那麽自然,不露痕跡;那麽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誇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說詩晬語》上)。
語言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於散文,但都統壹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高逸》)他崇尚?清真?,諷刺?雕蟲喪天真?的醜女效顰,邯鄲學步。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代表作品
《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秋歌》等。
詞賦
李白是否有詞的創作至今仍然未有壹致的定論,但是今傳為李白詞的作品,若不論其真偽及是否可歸入詞體,約有20余首,如《菩薩蠻》《憶秦娥》等。
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在詞史上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這壹地位猶如古代希臘神話在西方藝術中的地位,作為壹種?不可企及?的規範,李白詞成為人們心目中永遠的偶像。李白在詞體文本模式的形成,詞的創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貢獻。
實際上,從唐末五代《花間集》以來,所有的唐宋詞選集、總集,在具體操作中,都不會忘記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題記中提上壹句。其作為文學史上的第壹位大詞人,雖然只有很少幾首著作權經常受到懷疑的詞作,但卻從來沒有人對他表示過任何的不滿或批評意見。如果評選天下第壹詞人,李白無疑將以全票當選?詞王?。
書法
《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行草詩,也是其唯壹傳世的書法真跡。紙本,縱28.5厘米,橫38.1厘米。草書5行,***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歷楷書題?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七字。背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餘慶、危素、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卷前後鈐有宋趙孟堅?子固?、?彜齋?、賈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清內府,近代張伯駒等鑒藏印。
劍術
李白不僅文采斐然,其劍術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壹般。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雖然?三絕?中沒有李白的劍術,但其劍術之高卻僅位於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猶有103次之多。屬於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幹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字***出現了118次(統計時把?吳鉤霜雪明?,?空余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分別計做1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的10%。
道經
李白從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後來,他與壹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於岷山,潛心學習。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裏,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做了動物飼養員。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由於飼養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壹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裏啄食谷粒,壹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傳作奇聞,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認定他們有道術,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絕了。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老師,此人於開元四年(716)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那時李白才十五歲。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他以後壹心要建功立業,喜談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思想
盛唐國力強盛,多數士人渴望建功立業。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的功業自許,壹生矢誌不渝地追求實現?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輔佐明君,像諸葛亮興復漢室。《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抒懷》、《永王東巡歌》、《行路難》(其二)都反映了他的這類思想。
李白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沈浮。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於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於是他?壹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雲,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壹切,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願望。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於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綱的分析,並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安史之亂?爆發,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並富於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古風》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對社會現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壹面,又有世俗的壹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壹定的代表性。
李白的名句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臺》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蜀道難》
1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1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 《菩薩蠻》
1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9、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越中覽古》
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油天姥吟留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