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七年現代詩

七年現代詩

七年現代詩1

 1 七年之前

 七年之前,我是妳奔跑著的青春路途上

 那壹朵還未綻開的玫瑰

 妳曾為我如風壹般地回眸

 記住了那獨屬於我的嫣紅與香味

 七年之前,妳曾是我含苞待放的時光裏

 來得太早的那壹段童話

 這應當是怎樣的壹段緣與債

 無從問,也無人回答

 我們只能順應各自的命運

 匆匆奔向未知的天涯

 還來不及問

 那壹條通向彼此家門的路

 還來不及問

 那壹串能夠再次相遇的號碼

 2 七年之後

 七年之後,妳來了妳來了

 在那樣死寂的冷夜裏

 妳的壹句苦苦尋找的話語

 擋住了所有漸漸襲來的酸楚

 是我們青春記憶裏的暗香與牽絆

 纏住了我那不能自控的情愫

 我隔著網絡吻住了妳

 竟未察覺這悲戚的結局

 在冷眼旁觀著,我已為人母

 這心頭糾結著

 那揮不去的記憶與無助

 為何再次相逢

 仍是無聲無息的痛苦

 我不要再因為妳的壹句話

 又在雲裏霧裏追尋著妳的腳步

 青春遠去,那綻開的玫瑰也終將雕零

 而我那靈魂的殘紅將要落在何處

 這壹次又把妳刪除

 不只是留下了那未有表明的痛苦與在乎

 還有那壹串號碼

 與通向我家門前的路

七年現代詩2

  內容感知

 《回延安》是壹首情真意切的優秀抒情詩。全詩***有五章。第壹章寫闊別十年重返延安時的激動心情;第二章追憶起延安的哺育之恩;第三章描繪與延安人民團聚的親熱之狀;第四章寫延安新貌,正面描繪延安欣欣向榮的景象;第五章熱烈禮贊延安,表達心中的祝願。這五章,分別從五個方面抒發赤子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各章都有其特定的場景和感情色調。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誌摩詩歌的風格。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壹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徐誌摩留學英國兩年,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這是他壹生最美好的時光。

  基礎梳理

  壹、字音

 1.典型字

 摟定(lǒu) 腦畔(pàn) 糜子(méi) 青荇(xìng) 浮藻(zào)

 漫溯(sù) 笙簫(shēng xiāo) 長篙(gāo) 斑斕(lán)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詞義

 1.重點詞

 漫溯:隨意地在水中溯流。

 斑斕:(書)燦爛多彩。

 蕩漾:(水波)壹起壹伏地動。

 2.近義詞

 招搖·逍遙

 兩個詞都含有沒有約束的意思。區別在於:招搖是指故意張大聲勢,引人註意。如:招搖過市。逍遙指沒有什麽約束,自由自在。

  四、文學常識

 1.賀敬之(1924- ),當代著名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主要創作有歌劇《白毛女》(集體創作)、著名詩篇《回延安》、《放聲歌唱》、《三門峽歌》等。

 2.信天遊是陜北民歌的壹種形式,它的曲調淳樸、高亢、悠長,節奏自由。歌詞通常為兩句壹段,長度由壹段至幾十段不等。每句字數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為主。句中多用疊音字,修辭上多用比興、誇張等手法。歌手用同壹曲調反復演唱,有時旋律上稍加變化,具有壹唱三嘆、回環飄蕩的趣味與藝術魅力。

 3.徐誌摩(1896-1931),現代詩人。浙江海寧人。作品註重韻律和諧和意境創造,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有詩集《花雨》《誌摩的詩》《猛虎集》等。

  五、名篇名句

 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

 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不夠我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榆陰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句段剖析

  壹、疑難妙句

 1.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剖析:這句話運用了比興的手法,前壹句是比,後壹句是興。詩人如同羊羔壹樣地吮吸母親的乳汁,延安的小米飯養活了詩人。這樣寫突出了作者與延安軍民的血肉聯系。

 2.滿窯裏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

 剖析:這是從聽覺方面描寫:用不透風這個補語形容圍得,表現出來的人已經是密密麻麻,用腦畔上這個狀語修飾還響著腳步聲,進壹步表現出人們還在繼續到來,描寫出了團聚場面的熱烈。

 3.那榆陰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剖析:這壹句既是寫景,又是寫意,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迷離恍惚,色彩斑斕。清泉潭底的浮藻間蕩漾著染有晚霞的榆樹的倒影,美麗得如同幻覺,使詩人遙想當年的歡樂。這些美麗的、斑駁的顏色和水草,仿佛是當年歡樂和理想的沈澱,像夢壹樣遙遠,可它又在眼前。

 4.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剖析:該詩句是詩人當時內心的真實流露。在詩人眼裏,柳陰下波光瀲灩的清泉,沈澱著詩人像彩虹似的絢麗迷人的夢,可是夢能尋嗎?不能!對理想生活和感情的追求受到挫折,而又不願讓人知道。詩人悲傷、憂愁、苦悶,只好在沈默中聽幾聲透著淡淡哀愁的笙簫,烘托出壹種夢幻般的惆悵氣氛。

  二、重點語段

 《回延安》第壹部分:從開頭到壹頭撲進親人懷。

 剖析:這壹部分,寫詩人闊別10年後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與親人相見時的興奮和喜悅之情。

 延安是賀敬之生活戰鬥過的地方,對延安他有著深深的情感。故地重遊,詩人的心情特別激動。心口呀莫要這麽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莫要莫把兩個祈求的詩句,說明詩人無法控制自己內心激動的情緒。接下來幾句,黃土貼心、夢回延安、摟寶塔山、千呼萬喚,連續幾個情節和動作表達了詩人對母親延安的眷戀。延安親人的歡迎場面更是熱烈。被擬人化了的杜甫川、柳林鋪和紅旗,在唱笑招手。親人們頭上包著白羊肚手巾,腰上纏著紅腰帶迎過延河來了。此時的詩人,滿心話登時說不出來,/壹頭撲在親人懷。壹個撲字表現出來的情感,比千言萬語要多得多。

七年現代詩3

  學習指導

 本文所選的兩首詩歌在中國現代詩歌樣式和發展方向上,都有壹定的代表性。《回延安》代表著向民歌的發展方向;《再別康橋》代表新詩借鑒西方詩歌而又註意體現民族特點的取向。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方法上也有壹些***同點:第壹,著眼於抒情。都是傾吐對自己生活過的、與個人精神成長密切相關的某個地方。作者這種感情的傾吐,或通過對過去生活的回顧,或通過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寫予以透露。第二,運用中國傳統詩歌中常見的表現方法,如擬人、誇張、比興等,以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第三,追求形式的完美,在節奏、選韻和旋律的設置等方面,都致力推敲。

 《回延安》學習和借鑒了陜北民歌爬山調的格式。信天遊,也叫順天遊,流行於陜北的壹種民歌,兩行壹節,上下句押韻,壹節壹韻,詩行錯落有致,讀來高亢悠遠。有的壹節表達壹個簡單獨立的意思,有的幾節構成壹組,表達比較復雜的意思。信天遊形式自由,常用來抒情、亦可敘事。註意運用比興手法,貼切、自然,增強了詩的音樂性;聯想豐富,感情深切。

  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字註音。(8分)

 油饃( ) 糜子( )青荇( ) 蕩漾( )

 窯洞( ) 漫溯( )笙簫( ) 河畔( )

七年現代詩4

 初壹語文現代詩歌二首知識點參考: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提高同學們的復習效率,對這壹年的學習有壹個更好的鞏固,具體內容請看下文。

壹、情境渲染、走近詩境

 看,老師給妳們帶來了什麽禮物?(紙船)妳們疊過紙船嗎?說壹說妳疊紙船的情景。

 學生情感激發上來後,隨機導入:同學們,妳可知道這小小的紙船曾經載著壹位遊子對母親的深切的思念?她就是已故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學,在遠離故土和母親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裏,冰心含著熱淚,滿懷深情地疊著壹只又壹只紙船,然後拋到海裏,她總希望有壹只能夠漂到日夜思念的母親的身邊。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讓我們壹同隨著紙船,伴著音樂聲聲,漂洋過海,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

二、初步朗誦,感知詩情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聯系生活理解詞語。

 2.指名讀,學生進行評價。

 3.欣賞配樂朗誦,想壹想:詩歌寫了什麽內容?

 過渡:愛是冰心永恒的主題,她在國外的三年中由於遠離母親,常常沈浸在對母愛的懷念中,所以這三年中她常常為母愛放歌。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這首詩,去感受冰心奶奶對母親的這份難舍之情。

三、細讀課文,品詞析句

 1.教師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像詩歌中描繪的情景,想壹想: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妳是從文中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2.勾畫相關詞句,在旁邊寫壹寫自己的感受。

 3.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詞句談自己的感受。

 預設點:

 (1)冰心很愛母親。從“從不肯、總是留著、壹只壹只……”這些詞都可以看出冰心疊了很多很多的紙船,因為小船代表她對母親的愛,疊的.越多,越能表達對母親的愛之深切。

 教師補充資料:在冰心的眼裏,母親又是壹位極為溫柔嫻靜女性。她從不打罵孩子,總是用溫言軟語勸說孩子,用講故事的方法啟發孩子。冰心是這個家庭唯壹的女兒,母親更視她為掌上明珠。母女倆常常依偎在壹起,悄悄地說著知心話。小冰心就是這樣壹直沐浴在母愛那溫柔深沈的海洋裏。母親慈愛的關懷,猶如點點春雨滋潤著冰心童年的心田,積澱成綿綿不盡的情愫,以後每當她提筆行文,這情愫就如淙淙清泉汩汩流淌,形成了壹篇篇、壹首首母愛的贊美詩!

 (2)對母親的思念之深、之切。“紙船”作為情感寄托物,它載著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思念,作者只是通過不停疊紙船這壹動作,“不灰心”的“每天疊著”體現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之深、之切,對母親這種愛的強烈、誠摯。

 教師補充資料:詩人把紙船“從舟上拋下在海裏”後,“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寫出了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後瞬間令人心碎的結果,它暗示讀者,紙船漂過大海到母親身邊實際上不可能,給人壹種悲觀絕望的情緒;但詩人仍“不灰心的每天疊著,總希望有壹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親那兒!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詩人的願望能夠實現嗎?其實,這壹問題已經並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寄托思念的惟壹方式,只有這樣,詩人才能排解心頭的憂傷,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3)遠離母親的思念與悲哀。

 這是妳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教師補充資料:在冰心的心目中母親是個最“無我”的人,冰心壹直努力以母親為榜樣,學習處世做人的道理。“海樣深沈,火樣熱烈!”這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對母親發自內心而又深情的贊美。冰心是壹位至真誠的母愛謳歌者。她的許多作品,都用美麗的詞句贊頌這海壹般深沈、冰壹般純潔、火壹般熱烈的母愛!在冰心的心目中,山塌地陷總有時,天荒地老總有期,世事滄桑總可變,只有壹樣東西不會毀滅,那就是母愛!因為冰心就有壹個最摯愛仁慈的母親,也是“世界上最好母親的最好壹個”。冰心,這位世紀的同齡人,多福高壽的女作家,在她90余年生涯中,也許記憶的大海能刷往事的回憶,也許歷史的風塵能掩埋歲月的痕跡,但冰心永遠不會忘記她的母親!

 師:郵輪顛簸在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能夠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遠離母親的遊子,寄希望於夢中,在那歷經萬水千山的小船上,滿載的是女兒的思念之淚,是女兒對母親濃濃的愛意和不能留在母親身邊的深深的悲哀。

 那妳們說冰心疊的是壹只普通的紙船嗎?這樣壹只滿載作者情感的小船,還可以叫做什麽?板書(心船)那裏面盛載的是什麽?(師板書:愛、思念)

 4.激情朗讀,再現情感高潮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妳此刻就是冰心,現在妳離開了母親,在大海上漂流,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身邊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妳的心情會怎樣?帶著這樣的感情我們來再完整地讀壹遍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