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張揚,卻見其忘俗;有人,不耀眼,卻直抵人心,董卿如此這般。從古至今,從東方衛視到中央電視臺,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再到今天熱播的《妳好生活》,還有當了十三年“春晚”主持人的花旦,她的每壹次亮相,都給人們帶來了不壹樣的驚喜,讓人們不再沈溺於她的優雅知性,莊重大氣。
腹詩書氣自華美麗的面容?它的外觀是花朵,聲音是鳥兒,姿態是月亮,姿態是柳樹,骨架是玉石,皮膚是冰雪,姿態是秋水。被稱為美麗的壹面。美在何處?用詩作心,用情作美,用真為本,用智慧作人才,用氣質作雅致,用教養作靈魂,這就是美麗的心。如果只是前者,美女就不夠漂亮了。如果心中有萬千詩書,美人便是口吐生香,氣質如蘭。在浮躁的年代,董卿,是這樣壹位集美貌、才藝於壹身的女子。
董卿曾經說過自己認為“主持人應該是文人而非演員”,她的自我追求,並非臺上光芒四射、人仰馬翻的巨星,而是真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普通文人。曾有壹年的中秋晚會,要主持人講壹些描寫月亮的古詩,其他的人都是胡說八道,唯獨董卿從容,信手拈來。之前,央視的《主持人大賽》受到廣泛關註,董卿擔任評委之壹,她在節目中的金句“這是壹個生手的選擇,壹槍未發,無勝者”,被許多媒體用來形容當前的疫情嚴峻。
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雖然觀眾並不期望她以壹名選手的身分來主持詩詞大賽,但她卻依靠自己的積累,讓臺下的詩詞達人暗暗羨慕。描寫“雨”詩句的壹道考題,董卿可以聯想到“空山新雨後”的清新,“但話巴山夜雨”的深情,“東日出西日雨”的哲思,與“已是暮色孤愁,更有風雨交加”的惆悵。關於李賀的詩,專家們討論得很熱烈,拋出了“若有情天長地久”這句話,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後半句“人間正道是滄桑”,可董卿卻脫口而出宋代詩人石延年的詩句“月如無恨月如圓”,以及《蝶戀花》中的佳句“世間本無情好”。
天才臺上她出口便成章,對詩詞歌賦,有壹種信手拈來的從容,在舞臺上,又顯得落落大方。忍不住感嘆:“真正的美麗,不在骨子裏。”以才幹令人欽佩,以積累不斷刷新我們對“主持人”這個職業的期待上限。
在《開學第壹課》的壹期節目中,董卿采訪了我國著名翻譯人物許淵沖。由於許老先生腿腳不方便,采訪過程中只能壹直坐著,如果董卿站在采訪現場,老先生就會擡起頭來看她。為照顧老人,也為表示對老人的尊敬,她選擇了:跪訪。無論什麽時候老紳士說話,她都是靠著身子認真聆聽,時間壹長,就站起來稍稍活動壹下,然後又跪下來。
最高層次自律在錄制節目時,她跌倒在舞臺上,因為髕骨受傷而被送往醫院,在去之前,她拿了臺本和題庫,然後才肯離開。大年三十,她曾打電話給服裝設計師,因為有壹百多顆鉆石鑲嵌的禮服上,有兩顆小鉆石的位置錯了。在節目錄制期間,她為了不想讓衣服脫光,便壹直站著,或者在後排椅子上等著,為的是保證衣服的視覺效果最好。在2009年春晚的舞臺上,在介紹相聲演員馬季之子馬東時,董卿脫口而出:“馬先生之子馬季…”下臺後,董卿才發現這壹點。
這壹次嚴重的失言讓董卿這壹年都沒過好,整整哭了三天,其他主持人都是在春晚結束之後,才去參加慶功宴的,只有她靜靜地回家,她不想自己的情緒影響別人。之後她兩次在節目中向全國觀眾道歉,虛心接受了批評。董卿自己說,她的臥室裏沒有電視,也沒有手機,什麽電器都沒有。時間是有限的,把時間留給新鮮的事物吧。聰明人,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分清主次,必定會越活越自由,越活越從容。
正如董卿喜愛的科幻小說家克拉克所說:“我從未成長,但我從未停止成長。”董卿的成長不會壹帆風順,壹路順風。由於沒有限制,她壹而再、再而三地突破自我,最終成為國民心中的女神;由於姿態低下,雖然登上央視大舞臺,卻仍像個赤誠的孩子;因為自律,即使年過半百,仍能不慌不忙。從古至今,從壹位妙齡女子到壹位高雅的女子,她都不再需要那些略微累贅的溢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