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級的古詩詠雪原文及解釋如下:
壹、原文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縱橫灑滿大江溪。《詠雪》是壹首優美動人的描寫雪景的詩,詩人通過巧妙的比喻和生動的描寫,將雪花的美麗和動人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該詩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解釋
1、白雪紛紛何所似描繪了雪花的紛飛景象,形象地表達了雪的純潔和美麗。詩人通過比喻,將白雪比作鹽,表現了雪的顏色和形態的相似性。撒鹽空中差可擬進壹步解釋了上句中的比喻。詩人用鹽來比喻雪花,形象地描繪了雪花在空中飄灑的情景。這種比喻表現了雪花的顏色和形態。
2、未若柳絮因風起是詩人用柳絮來比喻雪花。柳絮是春天柳樹的花朵,輕盈而飄逸,隨風飄散。詩人用柳絮來比喻雪花,表現了雪花輕盈、飄逸的特點。縱橫灑滿大江溪描繪了雪花灑落在江河湖泊中的美麗景象。這裏的“縱橫”形象地表現了雪花在空間中的分布廣泛。
詠雪的詩人背景
1、詩人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壹,與元稹壹起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被譽為“詩魔”和“詩王”。
2、白居易的詩歌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人民性。他關註社會現實,關註人民疾苦,通過詩歌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人民苦難的深刻關註。他的詩歌作品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3、白居易的詩歌創作不僅影響了當時的詩壇,也對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詩歌作品不僅在當時廣為流傳,而且在今天仍然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推崇。在白居易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他的詩歌作品充滿了對人類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