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的作者是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悲慘世界》是他1862年發表的壹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侖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悲慘世界》規模宏大,人物形象近百人,約120萬余字,分五部分,標題分別是《芳汀》、《珂塞特》、《馬呂斯》、《蔔呂梅街的兒女情和聖丹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讓》。小說中基本情節是冉·阿讓的悲慘生活史,冉·阿讓出獄後的種種經歷貫穿全書,深刻反映了時代的問題。
維克多·雨果的藝術手法
1、詩作方面
有著瑰麗的色彩,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絕妙的音樂性,多方面的用字與巧妙的用韻法,達到優雅、精美、雄偉、樸實的非常境界。
2、小說方面
多半寫社會小說描寫人生百態為主,融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情節生動、結構離奇、感情澎湃、氣勢磅礴,震懾人心,膾炙人口。
3、劇作方面
打破希臘悲劇的三壹律,創始了悲喜交雜的浪漫劇。運用豐富的想象、強烈的情緒、無邊的氣魄、美麗的詩詞,造成壹種強烈而矛盾的戲劇效果。
4、畫作方面
作品包括名著插畫、人物畫、風景畫。描繪作品中的情節,展現內心的思緒,而以水墨畫西方山水。十九年流亡期間,海成了雨果繪畫的主題。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維克多·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