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壹位“北京味兒”很濃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從1899年出生到1966年出世,老舍壹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過的。他最有影響的作品,如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都是用北京話寫的,也是以北京為題材的,通過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和心理特點真切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北京社會風情畫。
《想北平》是壹篇散文,在壹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京,老舍覺得很為難:“北平的地方那麽大,事情那麽多”,都寫什麽?他又不願只“憑著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不知道的”,更怕掛壹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地羅列,平鋪直敘,寫成壹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味道了。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通過他與故鄉親如母子的關系,寫出他對北京的無限眷戀。
作品壹開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說道:“我真愛北平。”但他馬上又說“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這“說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重復出現,反復強調,作者解釋是因為他“不是詩人”,不會“把壹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靈裏,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實際上,並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義照著通常的方法去寫,因為即使用盡了“壹切好聽好看的字”也難以道盡自己對北京的愛。於是他另辟蹊徑,拋開壹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鳴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對北京的愛喻為對母親的愛。撲克似平常最奇崛,這不僅恰當地道出了作者對北京愛得真切和深沈,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佳話,他將北京喻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因此,他對北京表達的愛心,也頗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他說,“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壹些什麽,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壹段歷史,壹大塊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裏,我的性格與脾氣裏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北京的“每壹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壹思念中有個北平”。他所表現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妳”,“妳”中有“我”,融中壹體,密不可分。這就超出了壹般的客觀描寫,他不僅要告訴讀者北京是個什麽樣子,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北京的愛,他不是在“寫”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但這並不是說老舍對北京的愛是盲目的。這愛中有理性,有認知。寫出壹個地方的特點,包括壹個人對某個地方的喜愛,往往要通過比較才能看得出來。在文章中,老舍聲言自己“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又聯系自己豐富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將北京和“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相比較,從城市的整體結構、建築格局、環境氣氛、生活情趣等方面,歷數北京的好處。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圍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而且“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北京“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北京“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總之,北京是大都市,卻保住了鄉野的幽靜,讓人和大自然保持著親近。另外,作者特別說道,北京雖然也是有錢人的天堂,但“妳我這樣壹個貧寒”的知識分子,仍然可以盡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去寫北京的物產,寫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壹枝壹葉總關情,正是這樣的敘述與描寫表明了作者與北京的親密關系,他真正融進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膚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壹個觀光客,即使對北京再喜歡,也不可能有如此細致入微的體驗,當然更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難怪他在述說北京的種種好處時不禁“要落淚”,禁不住深情地呼喚:“真想念北平呀!”
這最後壹句還有壹層更深的含義。這篇散文寫於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壹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今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壹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弦。
《想北平》的語言通俗、純凈而又簡潔、親切。通白是為了加強作品的生活氣息,使它親切感人,也是錘煉語言的結果。作者曾說:“我的文章寫得那樣白,那樣俗,好象毫不費力,實際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關於文學的語言問題》)純凈、簡潔同樣也*千錘百煉。比如文章寫到積水潭:“面向著積水灘,背後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壹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短短幾句,文字不多,但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有物情感,都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大地上的異鄉者——曹文軒《前方》賞析
《前方》是壹篇攝影散文。文章開頭概括描寫了人物的神情:“壹車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著前方。”如果讓我們順著這句話先看圖片,妳壹定會覺得畫面中的人物神態各異,有迷茫,有惶惑,有對未來充滿期望。他們中有的可能是迫於生計而背井離鄉,有的是為了理想而打拼天下。不管屬於哪壹種,反正畫面上破舊的車廂足以襯托出生活的貧困,可以想象出他們在貧困中奮力改變現狀的可貴,以及讀者對他們的理想實現不了的悲哀的同情。而曹文軒先生卻用睿智的眼光看出了照片中壹個帶有人類生存的哲學***同的軌跡:“離鄉——思鄉——返鄉——再離鄉”。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身在異鄉的人總是魂牽夢繞自己的故鄉?故鄉對於壹個遊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麽?他們的表情到底說明了什麽?
作者在文章開頭用連續發問的方式引起了人生的思考:“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答案為“他們正在路上”。這裏正道出了生存的真諦。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時起,實際上已經走在路上了。這是壹條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之路,雖然有的人欣然逢著順境,但是“人間畢竟不總是充滿了溫暖的,妳前進的道路上也並不總是鋪滿了玫瑰花。”(季羨林《人間第壹愛》)絕大多數人免不了坎坷逆境,只好在這條路上苦苦地求索。正如文章所描寫的那樣,人們在路上充滿惶惑、茫然、不安、無奈、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的心理狀態。“車吼叫著,在坑窪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壹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壹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裏流露出壹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這是作者用細節描寫的乘車人的表情。通過這壹表情的描述,印證了文章第二小節所說的“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個中立意雖有反彈琵琶的味道,而作品的新穎之處也許就是從逆向思維中得來的。
文章對人類的離家行為進行了敘述和分析。“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概括起來,作者說了離家的四種情況:“人有著離家與遠行的習性”;“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誘惑著人們”離家遠行;“離家也許是出於無奈”;而“人的理想決定著人要不斷向前走”。因此,作者在文中圍繞人類離家的行為的同時闡釋了這樣的鄉愁的主題:首先是人有著離家與遠行的習性。如“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這使我們回想起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將領奧德修斯凱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場景中的鄉愁;我國古代《詩經·采薇》寫的是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生活場景中的鄉愁。還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等等漂泊的旅人,尤其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人王維的這首詩應該是異鄉遊子抒發鄉愁的先聲。等等。至於“人離鄉賤、物離鄉貴”的古訓早已成為遊子們思鄉情愁的人生經驗。其次是外面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誘惑著人們,人在外面的世界中回獲得生命的滿足;由於種種原因,人不得不離家。再就是人的理想決定著人要不斷向前走。作者通過思鄉的呈現方式與鄉土情結來形象化地詮釋,即為什麽思鄉(我心歸去),遠行與回望(永在路上);最後揭示了故鄉的價值指向,即通過“我的故鄉”“今生今世的證據”來說明思鄉是恒久的烙印。故鄉是壹個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不難發現,作者從哲理層面來思考人生的悲劇性存在,並提出了壹個新的問題:“人無法還家”,“即便還了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壹如作者文末的發問:“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這些是由實就虛——將實指的“家”轉變為抽象化了“精神家園”。從而形象化地闡發了“人無法還家”的原因。記得柯藍《道路》說過:“人們尋找的,不是道路,而是那道路的終點,是那廣闊的、平坦的終點。只是為了通向終點,才尋找路,才從最難最難的路上走過……”
二十世紀德語詩壇最傑出的表現主義詩歌的先驅,特拉克爾有壹句名言:“靈魂,大地上的異鄉者。”人在世間漫無邊際地遊蕩,追尋著他所不能確知的夢想,這壹切也許僅僅是因為生是壹種偶然,而理想總在彼岸,因此無論在世界任何壹個角落都是身處異鄉。尋找歸宿的終有壹死者身處異鄉,直至踏上永恒而崎嶇的歸途。正如散文大家周國平所說:“總括起來,‘記住回家的路’就是:記住從社會回到自我的路,記住從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當然不能總活在社會和世界中,但是,時時記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會的紛爭和世界的喧鬧中沈淪。”(《記住回家的路·小序》)是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範仲淹),“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易經·乾卦》)。家,盡管“溫馨與安寧”,但是人總要面對“前方”,走出家門。那麽,有壹幅對子說得好,“漫觀天上雲卷雲舒,笑對庭前花開花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應該是人類“向前”的理由。
總之,本文作者由離家,談到離家的原因,再談到路上的表現,由起初的激動到“早已認識到人生實質上是壹場苦旅”而產生的惶惑、茫然、不安,而從“具象化的旅行”
“抽象化為人生的旅途”,談及“人生的悲劇性實質”,層層深入,壹步壹步的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層面。針對壹幅圖片,大家往往會抓住圖中人物的表情神態來做文章,但是曹文軒先生卻抓住他們“離家”這壹點來寫,分析原因和離家後在路上的心理表現及其成因,超出了壹般人的想像,從常規思維中跳脫出來,而有了全新的詮釋。“家”,是人精神的歸宿和精神的棲身之所。全文既繼承了古典文學淡淡的憂愁的美學意蘊,又具有當代人生創新思維的哲理思考。語言優美,主旨深刻。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江南的冬景
賞析: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遊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郁達夫的妙文。”這是對郁達夫寫景散文的高度評價。《江南的冬景》壹文比較明顯地體現了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征:行文如行雲流水,自然有致,筆隨意轉,舒卷自如,胸懷磊落,誠摯坦白,抒情性強。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化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本文創作於1935年,是郁達夫南遷杭州之後寫下的散文名篇。
本文***寫了曝背談天圖、冬郊植被圖、寒村微雨圖、江南雪景圖、冬日散步圖。作者從不同角度,刻畫了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天氣下的江南的冬景,午後的溫暖,蘊藏生機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霧中的情趣等等,表現了作者對江南冬景的鐘愛。
江南的冬景:溫潤、晴暖、優美。北國與江南的冬天的比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江南冬天與秋天的比較,作者將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景,寫那種“明朗的情調”;閩粵等地的冬天與作者所說的江南冬天的比較,作者將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確的區域界定;德國與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較,這和後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應。比較的著眼點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鐘愛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屋外曝背談天圖:太陽照,小鳥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溫和的天氣倒像是在奏,更有屋外空地裏的那老翁小孩,也許是祖孫倆,正逗玩得高興,也許遠處的白霜還沒有全化去,但是壹副和樂融融的氣氛已經彌漫在畫面裏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確實可愛。
冬郊植被圖:這裏描繪的是壹幅充滿生氣的明麗的畫面。在豐腴潤澤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蘆花,有紅葉,有頂著白色烏桕籽的烏桕樹,還有頂部赭色、要部帶點綠意的小草。作者將充滿生氣的色彩點染到了畫裏,使整個畫面明麗了起來,泛出了生氣。以色彩入文,給畫著色。
寒村微雨圖:運用(淡筆寫意)虛實相生、側面烘托。小橋流水人家、孤村細雨細樹、烏蓬茅屋酒客(長橋、烏蓬小船、細雨、燈暈)。色彩樸素淡雅、意境朦朧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悠閑、灑脫、得失俱亡。
虛實相生是營造意境的主要方法之壹。在本畫面中,“秋收過後”是時間,“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的小村子”是地點,“門對長橋窗臨遠阜”“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等構成了冬日農村圖景,是實景。在這個實景上,作者“灑上壹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暈”這些虛景,使實在的冬日農村圖景具有了“微雨寒村”的意境。
江南雪景圖:這幅畫,作者並沒有從正面去刻畫,而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詩句來表現江南冬景的意境。作者巧用前人詩句,以補散文沒有說盡的余意,使文章跌宕多姿:時而使人沈浸在古典詩詞的意境中,時而又將人帶進優美的畫鏡裏,取得以少勝多的效果。圍爐對酒、月映梅花、美酒飄香、柴門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紅梅、村童弄雪。色彩濃淡相宜。 ——淡雅高潔、優美寧靜。
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描寫雪景的這段: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壹髻兒白花,像些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壹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壹道兒白,壹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壹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妳希望看見壹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同時寫雪景,與《濟南的冬天》比較,《江南的冬景》在寫法上有什麽不同的地方?黑看寫雪景的壹段。
《濟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進行直接的描寫。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詩句、避實就虛地寫江南的雪景。
沒有寫景,可是優美的詩句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日暮時候見到老朋友了是“能飲壹杯無”,更深人靜後,也許雪已經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時地遠處還會飄來酒香,偶爾會傳來幾聲犬吠,到得早晨,雪地裏狗和孩子都在興奮地嬉戲著,忽有壹孩驚喜地跑來:“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好壹幅清麗雪中梅花圖!這幅圖景裏有色有聲還有味!雖沒有直接寫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詩句、避實就虛的寫法,是郁達夫散文常用的筆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壹些舊詩,以補散文裏沒有說盡的余意,沒有抒發的情愫,使文章在整個行文上顯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詩情畫意。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螟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壹件多麽可愛的事情!“小樓壹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淒冷,又是別壹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風愁煞人”的壹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沈沈”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悟不到。(郁達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裏也引用的詩句。(暮雨瀟瀟江上村)“江上村”,即詩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欄砂;“知聞”,即“久聞詩名”。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這似乎是“遇盜”的典型環境;此處卻不經意地點染出在瀟瀟暮雨籠罩下壹片靜謐的江村。環境氣氛既富詩意,人物面貌也不猙獰可怖,這從稱對方為“綠林豪客”自可看出。看來詩人是帶著安危的詩意感受來吟詠這場饒有興味的奇遇的。“夜知聞”,既流露出對自己詩句聞於綠林的自喜,也蘊含著對愛好風雅、尊重詩人的“綠林豪客”的欣賞。
旱冬閑步圖:
朱自清《春》可是大家都熟悉的壹篇著名的寫景散文,優美的文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和印象,嚴整的結構成為我們大家學寫散文的楷範,確實朱自清的寫景散文特別講究結構的營造,他是用結構來壹步步推動情感的發展的,而郁達夫的文章前面寫過散步了,這裏又在寫了,這正反映了郁達夫散文的與眾不同:筆隨意轉,他讓結構隨著情走,隨著意走,文章到此,我們已經不知不覺的進入了郁達夫營造的那種優美的氛圍中去,他帶著我們到江南進行了壹次情緒上的散步。作者寫到此,也拋開筆,到湖上散步去了。寫景達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覺得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達到忘情忘的的境地。”
郁達夫的文章不拘於形,而重寫意,寫性靈,寫他對自然的主觀感受。其實在文章中也是時時可見的。
舉例:第8小節對景色不做細致的描寫,而是抓住自然景色給他的最深切的印象,去寫出景色的神韻來。品評詩歌就帶有強烈的主觀性,他自已也知道這些詩歌不壹定烈軍屬的就是江南的雪景,寫景人不壹定就是江南人,但是他不管這些,他要的是詩句所體現出的正好和江南的雪景相合的那種意境。
郁達夫曾說:“現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壹個作家的每壹篇散文裏所表現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自覺地溶入了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