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真言漢字音譯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
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壹句咒語,密宗認為這是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蓮花部觀世音的真實言教,故稱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區廟宇還有用八思巴字)書寫、描畫、雕刻在建築物檐枋、天花板、門框、大小宗教器具、山巖、石板上。
僅從字面上解釋,不過是“如意寶啊,蓮花喲!”壹句感嘆語句,是壹句未念完的佛經,或是僅表現出贊美觀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時要身、口、意與佛成為壹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又叫嘛呢寶。
據說此寶隱藏在海龍王的腦袋裏,有了此寶,各種寶貝都會來聚會,故又叫“聚寶”。“叭、吽”二字,梵文意是“蓮花”,表示“蓮花部心”,比喻佛法像法像蓮花壹樣純潔。
“咪”表示“金剛部心”,是祈願成就的意思,即,必須依靠佛的力量才成達到“正覺”成就壹切、普度眾生、最後成佛的境界。藏傳佛教將這六字視為壹切根源,循環往復念誦,即能消災積德、功德圓滿。
2.佛家的六字箴言是哪六個字六字真言
漢字音譯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壹句咒語,密宗認為這是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蓮花部觀世音的真實言教,故稱六字真言。
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區廟宇還有用八思巴字)書寫、描畫、雕刻在建築物檐枋、天花板、門框、大小宗教器具、山巖、石板上。
僅從字面上解釋,不過是“如意寶啊,蓮花喲!”壹句感嘆語句,是壹句未念完的佛經,或是僅表現出贊美觀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
“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時要身、口、意與佛成為壹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又叫嘛呢寶。據說此寶隱藏在海龍王的腦袋裏,有了此寶,各種寶貝都會來聚會,故又叫“聚寶”。“叭、吽”二字,梵文意是“蓮花”,表示“蓮花部心”,比喻佛法像法像蓮花壹樣純潔。“咪”表示“金剛部心”,是祈願成就的意思,即,必須依靠佛的力量才成達到“正覺”成就壹切、普度眾生、最後成佛的境界。藏傳佛教將這六字視為壹切根源,循環往復念誦,即能消災積德、功德圓滿。
3.佛家六字箴言佛家六字箴言是:唵(讀oum,m為輕聲,只發鼻音)嘛(讀ma)呢(讀ni)叭(讀bai與bei之間,類似英語音標be)彌(讀mai與mei之間,類似英語音標me)吽(讀hongm,m為輕聲,只發鼻音)。
也就是唵嘛呢叭彌吽。 其中唵表示皈依致敬,嘛呢是佛教中能隨意變化的寶珠,用以比喻人的心性,叭彌是紅蓮花,比喻心性清凈不染,吽表示迅速顯現,達到目的,摧毀障礙。
合在壹起,大概的意思是:皈依觀世音菩薩!但願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與您同樣的清凈無染、隨意變化的自性功德迅速顯現,隨意達到我要達到目的。
4.佛教的六字真言是那六個字唵 嘛 呢 叭 咪 吽
oom ma net beh meh hong
觀世音菩薩聞此真言已,得大智慧,生大覺悟,願順尊旨,勤加努力,堅持舊誓,永不退轉;至於今日,仍在行法度世,而為世人所尊仰。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之偉力,蓋成就於是時。
故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實為唯壹,無有二致。觀世音菩薩之心,即阿彌陀佛之心;觀世音菩薩之力,即阿彌陀佛之力。念此六字真言者,即是念觀世音菩薩,即是念阿彌陀佛,亦即是念十方三世壹切諸佛。
然此不可空念也;念此真言者,有壹最要之法門,此法門不入,則念之千萬,終無有益。法門者何? “瑜伽”是也。蓋人之於法,必有三體,以此三體而造三業,然後諸法得以成就。三體雲者,“身、口、意”是也。壹切諸法賴身而行,壹切諸法賴口而傳,壹切諸法賴意而生,亦賴意而住。隨順世間因緣貪嗔癡愛諸善不善業,執持不離,是曰“不凈業”。舍離諸妄,住心於無所住,行諸善法,而於善終無所得,具大智慧,生大善巧,行大方便,而復壹無所執,光明寂靜,慈悲平等,度脫眾生,超生死流,至涅槃岸;如是行,如是言,如是念者,是曰“凈業”。如是念,即是如是言行;如是言,則必如是念,如是行;壹剎那間,三業等俱不可分離,不可差別者,是曰“瑜伽”。修心瑜伽如如成就者,是曰“瑜伽三昧”,諸佛功德皆由此生。非如是者,必是妄計妄執,諸善功德皆不成就。是以念六字真言者,須知如何是觀世音菩薩之“身”?如何是菩薩之“口”?如何是菩薩之“意”?菩薩之所行所言所憶念者,皆能如實知、如實觀、如實照。而自己之所行、所言、所憶念者,必須與菩薩等無有二,然後乃可謂為“壹心直指、即身成佛”。如是念者,乃為凈業相應成就;非如此者,不得為六字真言行者也。
此理即明,而後可進而講真言之字義。 “唵”字:三業相應之表現也。合則壹聲,統攝萬法。究其字源,已可略悉;蓋唵字之源,由於梵字之“阿哦嗎”三音。此三音有其三字,而三字之義,則統攝萬端;“放之則彌於***,卷之則退藏於密”之義,略可仿佛。吾人為佛弟子者,於誦念壹切經之前,不至心誠意念三歸三結乎?此壹“唵”字,亦具此意。不念誦諸般凈業加持之真言乎? 此壹“唵”字即總持壹切凈業加持之真言。念此字時,佛之三體,即我之三體;我之三業,即佛之三業。光明具足,堅利具足,慈悲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壹切具足,漏盡意解,不可思議也。摩尼為寶,以喻佛法堅利之德,無所不包,無所不具;凡有所求,無不應者。略說如此,廣說不盡。“叭咪”者:梵語蓮花,以喻智慧,清凈妙潔,壹切不染,如如圓滿,壹切成就。合此二語,即是“金剛般若”。欲具明之,經文具在。“吽”者:諸願成就之真言也。解以常言,即“波羅密”。“波羅密”者,諸行成就之稱也。差別言之,始於布施,成於智慧。“般若波羅密多”,實具萬德,不可量也,不可言也,不可思議也。
六字略義,詮以言詞,如是而已,欲明其“體”,則“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文已詳;欲明其“相”,則“阿彌陀經”已顯其“妙”;欲知其“用”,則“妙法蓮花經”持之宜精;欲知其行,則毗尼諸經持之宜嚴。
總之:六字真言者,佛法之總持;在於真實奉行,而不在於詮言說理。說則萬端,理終歸壹。願諸大士,聞此法者,發大乘心,普濟壹切,以觀世音菩薩之本願為本願。則今日之法會,為不虛矣。
5.佛教六字真言是哪六個字,代表什麽意思佛教六字真言是:唵嘛呢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