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李商隱《吳宮》諷刺晚唐統治者驕奢淫逸詩賞析

李商隱《吳宮》諷刺晚唐統治者驕奢淫逸詩賞析

李商隱:《吳宮》

龍檻沈沈水殿清,禁門深掩斷人聲。

吳王宴罷滿宮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這是壹首詠史詩,借詠史諷諭現實。詩人李商隱生於晚唐,有感於“社稷將危,天下將傾”,乃以詩寄托感慨,警示當權。古人所作眾多詠史詩,有不少是諷諭之作。如《隋宮》詩,寫“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以煬帝在景華宮征螢火蟲數斛,夜出遊山,光照山谷,以享樂事,終至敗亡。《齊宮》詩,寫“永壽兵來夜不盡,金蓮無復印中庭。”以南齊廢帝東昏侯為徐妃,建金質蓮花於地,使她行其上,而娛樂淫逸,抨擊了齊帝的荒淫亡國。《覽古》詩,寫隋、吳、宋、齊的淫樂亡國,《景陽井》詩,寫南朝陳後主之亡國。上述這些詠史詩,雖都是同壹主題,但所述之事不同,手法不同。李商隱此詩,題目是《吳宮》,專寫吳王夫差的荒淫亡國之事。吳宮在今之蘇州,市內多水街,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詩的第1、2句,“龍檻沈沈水殿清,禁門深掩斷人聲”:極寫如今吳宮,空寂無人。“龍檻”指雕有龍鳳圖案的臨水亭軒。“水殿”:指建築在淺水上之宮殿(奢侈、淫逸、荒蕩得出奇!)。“沈沈”:深邃沈寂,“清”寫水之清澄沈靜,此句寫“龍檻”“水殿”是畫文並舉,言水邊水上之宮殿、亭軒,都是那麽深邃沈寂,周圍的水域,又是那樣清澄沈靜。如此描寫,突出了當前的吳宮,空寂無人,幽冷深沈。這是從觀感來寫吳宮。“禁門深掩斷人聲”是寫眼前的宮門之內,悄無人聲,這是從聽感上來談。“禁門”指宮門。“深掩”二字,描繪了宮門現在已經無人出入之狀。開章兩句,留下懸念,為什麽宮殿內壹片空寂無人?是喻銅駝之悲,確有寄托!

第3句“吳王宴罷滿宮醉”,揭示了上面的懸念。前面所寫宮廷空寂無人,原來是因“滿宮醉”,宮中的人們,皆醉入夢鄉,無人再在宮殿禦花園歌舞喧笑、宴飲作樂。這“滿宮醉”不僅是前面所寫宮庭空寂無人的因,而且又可由“滿宮醉”中,想象到“醉”前、從前那些狂歡極樂的情狀,因此“滿宮醉”,揭示了詩的主旨,表達了詩人對帝王淫逸享樂、醉生夢死的批判。“滿宮醉”三字,不僅寫帝王醉生夢死之狀,而且聯系吳王夫差拒伍子胥進取之諫,反而信饞言、納美女、圖安樂,迫害忠良,殺伍子胥,終於導致亡國之事,更有淫逸亡國的警世之意。

第4句“日暮水漂花出城”,以日落西山,氣息奄奄,禦水溝內,殘花漂流的景象,暗寫了吳之亡國。清人姚培謙點評曰:“花開花落,便是興亡氣象。”(《李義山詩集箋註》)這景象淒涼黯淡,與前兩句所寫的宮殿內空寂無聲,相呼應,畫出了壹幅“亡國圖”,而亡國之因則是“滿宮醉”所致。“滿宮醉”三字,含多少沈痛於其中,它是警戒現實之語,蘊含著詩人多少憂國之情。這種情感,在《曲江》詩中,亦借典故詠道:“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而深深地哀嘆。清代屈復曰:“寫其醉生夢死,荒淫亡國,借古慨今也!”(引自《玉溪生詩意》)

正是:

醉生者必遭夢死,

夢死者不能復生。

千萬要做個好人,

順天理持守良心。

“滿宮醉”喪亡殆盡,

“地平線”朝霞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