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此詩作於詩人科舉失意後漫遊吳越時期。建德江是指新安江流經浙江建德縣的壹段。此詩寫江上黃昏景色,平易自然,意味深長。寄寓著詩人濃郁的思鄉之情。構思新穎,語言洗練,為歷代評論家所稱道。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這首詩在寫詩人“獨坐”出神時,又用擬人手法寫山,把詩人和敬亭山置於鳥飛雲去的空間,相對而視,脈脈含情,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寂寞淒涼。鳥兒們高高飛去,眼前壹只也看不見。壹片孤雲隨風飄移,顯得那麽樣悠閑。能和我終日相對而彼此欣賞的,只有這座景色清新的敬亭山!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他這首小詩所寫的內容,正如詩題所說的,是詩人在壹剎那間所見到的情景。這是壹幅極為生動逼真而又有趣的生活圖景:壹位小牧童騎在牛背上正在興致勃勃地高聲歌唱,那歌聲振動得林子裏的樹葉都在發顫。但突然間他停止了歌唱,閉住了嘴巴,靜靜地站在那兒。原來他是討厭那林間不斷鳴叫的知了幹擾了他的歌唱,他瞪著眼兒動著心思,想去捕捉那只鳴蟬。詩人抓住這壹特寫鏡頭,為我們描繪了壹個天真機靈、活潑有趣的可愛的小牧童形象。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是壹首吟詠早梅的詩篇,是詩人晚年罷相回到第二故鄉江寧過起了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時所寫的。詩中描寫了幾枝梅花於墻角不畏嚴寒獨自開放的情景,歌頌了梅花幽雅的風度和高潔的品格,寄托了詩人堅貞的意誌、剛毅的性格和蔑視腐朽的保守勢力的鬥爭精神。這首詩運用鋪敘和烘托的藝術手法,意境清新婉麗,語言明白如話,瑯瑯上口,是我國古代詠梅詩中的佳作。
《夏日絕句》
(北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夏日絕句》是壹首懷古詩,是詩人大約於宋高宗建炎四年經歷了亡國之難以後寫的。詩中塑造並贊頌了楚霸王項羽的高大的英雄形象,並以他失敗不肯過江東的故事,揭露和嘲諷了南宋統治者在強敵面前不圖抵抗、茍且偷安的賣國政策,表達了詩人對南宋浴血抗敵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和自己高度的愛國熱忱。這首詩風格悲壯豪邁,詩意明白爽朗,語言鏗鏘有力,用典通俗自然,是壹首借古諷今、發抒悲憤的名作。
《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裏彈琴長嘯。佳句賞析熱愛藝術,提高生活質量。藝術對人生來講是很重要的因素,熱愛藝術的人會增加很多情趣。如果喜歡繪畫,妳就懂得調色、選景,常常會獲得審美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