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聞鶯”是西湖十景之壹,指的是位於南屏山下的柳浪橋。在橋上聽到鶯鳥悅耳的啼鳴聲,非常美妙動人。
出處
明代明田汝成的《西湖遊覽誌·南山勝跡壹》
原文節選
“而宋時《鹹淳誌》、《夢粱録》諸書,皆無‘夾字橋’之名,獨《武林舊事》有學士、柳浪等橋,而柳浪聞鶯,遂為西湖十景之壹。”
譯文
“但宋代的《鹹淳誌》、《夢粱錄》等書中,都沒有提到‘夾字橋’,只有《武林舊事》中出現了‘學士橋’、‘柳浪橋’等橋梁,其中以柳浪橋上能聽到鶯鳥啼叫為最佳,因而成為了西湖十景之壹。”
賞析
這個景點名稱的來源和描述都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對自然的贊美和感悟,他們以詩歌、筆記等形式記錄了自然的美麗和獨特之處。
創作背景
從“柳浪聞鶯”的名稱和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對自然的崇敬和贊美。這種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精神值得我們借鑒和傳承。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應該重視自然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和傳承這種美麗。
註釋
鹹淳誌:南宋時期的地方誌書籍。
夢粱錄:南宋時期的小說,是壹部武俠小說。
武林舊事:清朝乾隆年間的小說,是壹部武俠小說。
學士橋、柳浪橋:西湖景點中的兩座古橋。
夾字橋:指位於西湖中央的壹座古橋,已經不復存在。
西湖十景:西湖的十大著名景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勝之壹。
生活啟示
這句話告訴我們,雖然古代有關西湖的文獻很多,但對於柳浪橋的名字並不統壹,直到《武林舊事》中才有提及。而柳浪橋上能聽到鶯鳥啼叫的美景,被人們譽為西湖十景之壹。
從“柳浪聞鶯”這個景點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同構成了西湖美麗的風景。文化遺產是每個國家都應該珍惜和保護的寶貴財富。如今,很多文化遺產已經不復存在,而我們也應該好好保護現有的文化遺產,讓它們能夠永久保存下來,成為我們國家的珍貴歷史和文化遺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我們也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讓美景永恒存在。同時,也應該學會欣賞和了解這些文化遺產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我們的文化遺產。
總之,“柳浪聞鶯”是西湖十景之壹,指的是柳浪橋上能聽到鶯鳥啼叫的美景。它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產物,提醒我們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讓美景永恒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