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說

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說

五行,是用五個文字符號代表物質能量的形態間相互關系及運動變化規律,其中: 五行相克(克即勝過)是描述物質形態的相互關系 金勝木(物質上很容易理解,簡單的助記就是哪個更堅硬,就勝過軟壹點的。),木勝土,土勝水(這裏的土僅指泥土而非廣義的大地),水勝火,火勝金(用道德經話來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五行相生(生即出現轉化)是描述事物的變化規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中科院曾邦哲從數學拓撲幾何學或圖論的角度認為五行的聯接方式正好等價於金剛石晶體化學鍵連接模型(結構論),稱之為超穩態結構模型。 正因如此,我們就能從陰陽五行中理解萬事萬物的規律,又正如道德經所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五行相生(五材說) :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金銷熔生水; 水生木:水潤澤生木; 木生火:木幹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礦藏生金。 五行相克 :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刀具可砍伐樹木; 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樹木可穩住崩土; 實勝虛,故土勝水;因為堤壩可阻止水流; 眾勝寡,故水勝火;因為大水可熄滅火焰; 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可熔化金屬。 辯證生克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水多金沈;水能生木,木多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斫折。 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緩其勢;強木得火,方泄其英;強火得土,方斂其焰;強土得金,方化其頑。 補充: 五行相克 ,指的是事物的相互克制、制約或抑制的關系,如 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 , 金克木 。五行在 中醫理論 中是指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用以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世界是物質多樣性的統壹體。五行中每壹“ 行”都有“克我”、“我克”的關系。 中醫裏有著名的判斷叫“壹 氣分 陰陽,陰變陽和,化生五行。”簡單的說萬物首先是壹氣的,壹氣再為陰陽,通 過陰 陽的運動變化,化生了五行,這也是我國道家學派的壹種學說。 五行學說 和氣 壹元論 以及 陰陽學說 ,壹起綜合成中華醫學的三大 基礎理論 。就五行學說來講闡述了萬物的多樣性,弘揚了樸素的辨證思想。 五行對應五臟和五時,決定著病理特征和發病的時間,簡單講: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臟 肝心脾肺腎 五時 春夏 長夏 秋冬 五行代表著五臟的屬性,同時五時揭示了五臟常發病的季節,長夏是指夏季和秋季之間的季節。五行相克作為五行學說中重要的部分,壹直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救治了無數病痛。 簡單的講,五行相克的學說說明了疾病 傳變 的規律,預測了疾病的預後, 五行相克包含2個方面: 1 相乘傳變 簡單的說就是相克屬性的 臟腑 ,壹個有病可以傳到另壹個去。 肝(旺)-----------脾 叫“肝旺乘脾”就是說 肝臟 的肝氣旺盛必然乘到脾,因為肝是木,脾是土,木克土,所以中醫中有著名理論或者叫判斷:“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看到 肝病 必然會傳到脾土。 旺就是旺盛,虛就是不足。 肝-----------脾(虛) “ 脾虛 肝乘”同理解釋。 2 相侮傳變 簡單的說就是壹個臟腑有病,能夠克它的臟腑不但不能克它的病,還可以影響到自己。 肺------------肝(旺) 金克木,肝是木,肺是金,肝旺,肺不但不能阻止和克制,肺還受到牽制。所以“肝旺侮肺” 肺(虛)-----------肝 “肺虛肝侮”也是同理。 五行相克壹個臟腑相乘必然侮,乘和侮是同時發生的。所以五行相克指導著疾病的判斷,五行相克時治療原則是“抑強扶弱”“分清主次”比如上面講的相侮原理中的“肝旺侮肺”就必須抑制肝的陽氣過多,同時扶持肺的肺氣。 “抑木扶土”“ 培土 治水”“佐金平木”“泄南(火)補北(水)”都是中醫應用相克原理之病的治法。 以金為例,火克金,故火為“金”的“克我",即金(我)被火所克制;金克木,故就“金”而言,木為“我克”,即金(我)可克制木。反映於人體,則五臟配屬五行的相克關系是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這在壹定程度上表達了各臟器間的相互制約的關系。 前面雖分別介紹了 五行相生 、相克,實際上, 五行生克 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生命活動中常是相生中有相克,相克中有相生,二者相反但又相成,人體通過這些生、克調整,使每壹臟的功能不亢不衰而達到陰陽平衡、協調統壹的健康狀態。 五行相克: 天地萬物都存在著金、木、土、水、火五種屬性,稱之為五行。而五行之間又有相克的關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環不斷,生生不息。 五行相生指的是事物的相互資生、促進或助長的關系,如 木生火 、 火生土 、土 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五行在中醫理論中是指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用以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世界是物質多樣性的統壹體。五行中每壹“ 行”都有“生我”、“我生”的關系。 生”就是相生,含有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相互助長的意思。“克 ”就是相克,含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約相互抑制的意思。五行的生克,說明事物的運動變化並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聯系的、整 體相 關的。在人體,主要用以反映正常的生理過程中各臟腑間的相互關系。 五行相生,五行之間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的關系。其規律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隋蕭吉《五行大義·論相生》解釋:“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鉆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 長石 ,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直觀解釋為: 木材 燃燒生成火,火燒了 木頭 成為灰土,土中有 金屬礦物 ,銷金可以為 鐵水 , 銅水 ,水能灌溉樹木。五行相生亦有取象比類之義,泛指事物運動變化中的相互促進關系。 來源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鉆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為火灼熱, 所以能夠焚燒木, 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裏, 依附著山, 津潤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 金靠水生, 銷鍛金也可變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 所以水生木. 中醫學 具體聯系到人身來說,中醫很早就把“五臟” 類比 於“五行”,故木、火、土、金、水分別代表著五臟的肝、心、脾、肺、腎。如把前述的五行相生的關系改成五臟相生,,則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如把它聯成壹個“相生線”,五臟(五行)通過“相生”把人身聯成壹個整體,使臟腑都具有相關的資生、助長、促進或興奮的關系。當然,這並不是說“肝生心”就是肝能“真正”將心“生”出來。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