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時代詩歌能起怎樣的作用

時代詩歌能起怎樣的作用

去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世界進入“後真相時代”,詩歌能在這個時代起怎樣的作用?聽聽兩名臺灣詩人鴻鴻與許悔之談如何在真偽難辨的時代,發揮詩的作用。

詩可以很簡單很簡短,對文藝愛好者來說,詩是入法之門,很多寫作者都從詩歌展開他們的寫作生涯。

吊詭的是,我們也深知,詩,其實最難。

詩,不僅僅是語言形式;詩,還要有“詩心”。

“年少是詩”這四個字似乎在說,長大了就會丟掉“詩心”。意大利作家艾可(Umberto Eco)甚至開玩笑地宣稱:好的詩人在18歲的時候便把詩作全部燒光。

那麽對詩人來說,這個“心”到底指的是什麽?

來臨的“文學四月天”公開論壇,以“新華詩歌南洋風”為主題,邀請臺灣詩人鴻鴻、許悔之到新加坡分享他們的詩歌、創作理念,以及編輯經驗。借此機會,記者在活動前向兩位詩人求教,尋找“詩心”。

社會化詩心自然消失

鴻鴻與許悔之出生在1960年代的臺灣,鴻鴻長許悔之兩歲,他們都在青少年時代走過戒嚴至解嚴,見證野百合學運、臺灣第壹次民選總統、經濟起飛,也經歷臺灣現代文學紛呈燦爛的年代。

他們也都是風格強烈的詩人,鴻鴻大刀闊斧,語言意象如劍雨襲來,反思人的現狀,積極介入社會議題,像壹枚炸開僵固思維的“土制炸彈”。許悔之悲憫,探問生死,走向靈魂深處,結合佛法觀照,在孤寂中尋求心靈的救贖。

談到“詩心”,他們的答案很壹致,也很不壹樣。

鴻鴻說,所謂“詩有別材”,即是與社會主流價值觀有別的“別”。

“年少正值童真遭逢社會化的巨大撞擊,詩冉冉浮出,成為救命稻草。孤獨、愛情等青年詩人熱中的主題,都可以反映這種疏離感,那是壹種背對社會的‘僻處自說’(引羅智成詩題)。壹旦社會化徹底,詩心自然消失。能壹直寫下去的,往往是轉而面向社會,有話要說。”

許悔之也表達相近的看法,他認為“詩心”像是少年少女的眼睛,“詩心”是對世界的好奇。“詩心”之所以喪失,是因為要長大,在體制裏慢慢被消磨,比如在職場中,要妥協,人變得犬儒,要與社會壹體並進,被訓練要“溫良恭儉讓”,最後難以保有自我。

許悔之始終相信心靈,他說:“人類的心靈可以抵抗肉體的老化。詩讓人相信世界可以變得不壹樣。人能從詩裏得到修補與更新……即便是反抗者的詩,他們不也都希望世界變得更好嗎?”

參考:後真相時代詩歌能起怎樣的作用?——訪臺灣詩人鴻鴻與許悔之 /s?id=156363700214772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