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我的四季教案

我的四季教案

 作為壹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麽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的四季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四季教案 篇1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壹生都必然要經歷壹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 這就像壹年的四個季節壹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於我們卻只有壹次。在僅有的壹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大屏幕:思考:在僅有的壹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壹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壹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板書課題]

  二、溫故知新:

 教 師:請同學們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生1:閱讀散文時,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壹條線索是什麽。

 學生2:抒情散文,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這都是我們學習時要掌握的。

 學生3:我覺得學習抒情散文,還要明白用了什麽寫作手法。例如《白楊禮贊》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寫的是白楊樹,其實是為了贊揚北方的抗戰軍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語言也和其他大有不同,在學習時,我們也要註意體會。

  三、自讀研討:

 教 師:同學們說的不錯。現在我們就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自讀學習這篇課文。閱讀時,同學們可以參看這個自讀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討。[大屏幕:自讀提示: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著怎樣的特點?

 2、貫穿於作者人生四季的壹條主線是什麽? 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3、劃出作者對人生感悟的句子,說說這些感悟給妳怎樣的啟示?](學生自讀研討十分鐘)教 師:通過第壹遍閱讀,同學們對課文有哪些發現和感受?

 學生4:我發現這篇散文也是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壹年的四個季節,表面寫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實是在寫作者的壹生經歷和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

 學生5:作者的人生之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細瘦的胳膊”和“銹鈍的犁”,“土地裏的石塊和樹根還經常磕絆著她的犁頭”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像壹個母親壹樣期待著自己希望的種子早日開花結果。

 老 師: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還記得我們曾學過的作者的另壹篇嗎?學生說:是《挖薺菜》。師:《挖薺菜》所描寫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艱辛的,但作者沒有無盡的感慨命運的不公,她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學生6:作者沒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識到了自己在獲得生命的同時,也應當承擔起生命賦予自己的責任。文中這樣寫到:“我只有低著頭,彎著腰,用盡我全身的力氣壓著我的犁頭,我知道,每壹個人都有壹塊必得由他自己耕種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們的人生之春可謂春光燦爛,那麽,我們又將怎樣來耕種自己這塊土地呢?讀了這篇後,給我的啟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現在我懂得了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每壹天負責,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學生7:我在文中發現,作者在年輕的時候壹定經受了很多磨難。課文中,寫到作者在夏季裏,遇到過幹旱,他的幼苗還遭受過狂風、暴雨、冰雹的襲擊,我想表面是在寫自然界,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作者青年時代很苦。

 學生8:我從文中感覺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難時,也曾在思想上走過誤區。“在遇到幹旱時,她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雲朵,而且,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見,剛開始時,作者是把戰勝困難的希望寄托在了別人或別的力量上了,在失敗過後,她明白了: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尋找水源。也就是說,任何困難都得靠自己。

 學生9:從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過錯誤。“在找到水源後才發現自己忘了帶盛水的容器”我更發現作者在犯了錯誤之後,知道如何檢點自己。她說:不要怨天尤人,會有壹個時辰,檢點自己。我也明白:人無完人,錯誤和失敗是難免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

 學生10:我對文中這句話印象很深“弱者,即使妳替他擋過了這次風雨,但終有壹次會被淘汰,只有強者,會留下來繼續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裏,充滿了困難,挫折,磨難,但她始終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強者。這是值得我們每壹個人學習的。

 教 師: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就像奔湧的洪流,如果沒有島嶼或暗礁, 又豈能激起美麗的浪花?是啊,不經歷風雨,又怎能看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老師也真心希望每壹位同學,能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學生11:作者在人生的秋季裏,收獲的果實是幹癟的,但是,她沒有灰心喪氣。文中有這樣壹句話:“我有了壹種獨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認真的生活過,無悔的付出過,和谷物壹起收獲的還有人生。”從這些內容中,我感到作者能正確面對人生。記得有這樣壹句話:“人生最大的快樂不是最終占有什麽,收獲什麽,而是在於追求什麽的過成。”我想在今後,我的努力也許得到的結果會不盡人意,但我也會正確面對。

 教 師:這位同學理解的非常深刻。如果我們在辛勤的耕耘過後,我們的未來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輝煌,那就讓我們像雷鋒那樣做壹顆普通的螺絲釘吧,像李素麗那樣做壹個平凡的勞動者吧,因為平凡也是壹種美麗,難道不是嗎?同學們從文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很好。哪位同學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點?

 學生12: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後悔;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學生13:春季,播種希望;夏天,戰勝磨難;秋天,感悟收獲;冬天,發揮余熱。

 學生14:從文中可見作者的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壹條主線就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四、創造、展示

 教 師:反復閱讀和感悟後,同學們對課文壹定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現在就請同學們把妳的理解通過板書的形式展示出來。

 [學生們設計板書,用實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學生板書]

  五、自由朗讀

 同學們設計的板書形式多樣,有文字式,有圖畫式,還有對聯式,圖文並茂式等等,這些板書能看出同學們很有創造性,同時也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妳對哪個季節感悟最深刻,妳能有感情的將妳最喜歡的段落為大家讀壹讀嗎?

 [三、四位同學讀課文](配樂、配畫面)

  六、挖掘主旨

 同學們,女作家把生命比做壹年的四個季節,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認真生活,無悔付出,在歷經了人生的各種坎坷、痛苦、磨難後,她這樣警醒後人: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壹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壹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於另壹個新的生命。對於這句話,妳又有何理解呢?

 [大屏幕: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壹個生命不可能再有壹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屬於另壹個新的生命。對於這句話,妳又有何理解呢?]

 學生15:這句話告訴我,不要總沈浸在過去,要珍惜現在,因為生命屬於我們只有壹次。

 學生16:生命屬於我們只有壹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呢?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壹篇課文《生命的意義》,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曾有過壹

 番精辟的論述,他告訴我們,要認真對待生命,就要學會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現在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季裏,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還會來,青春壹去可就不復返了。過去我的學習很盲目,缺少目標,自己也缺乏毅力,從現在開始,我想我不會再盲目,更不會拿自己的壹生開玩笑,我想,我懂得了怎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教 師:對於《生命的意義》中,那段經典的論述,同學們還能記起嗎?好,我們大家來試著齊背壹遍。

 [師生齊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壹次。在這僅有的壹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七、[大屏幕:人的成長經歷圖](配樂)

 結束語:同學們,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我想同學們通過這壹課的學習,更加懂得如何面對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記得有壹首歌這樣唱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在過每壹分鐘”如果我們每壹個同學都能在生命中的每壹天認真的生活,無悔的付出,那麽,在未來,我們也會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永遠不會是我!

我的四季教案 篇2

  壹、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壹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於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於壹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教與學的課時安排: 壹課時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有人說,生命是夕陽落霞,青松立峭崖,萬裏平沙落秋雁,三月陽春和白雪。有人說,生命是初生時的幼稚,少年時的純真,青年時的朝氣,中年人的穩健,老年人的睿智。生命是什麽,千百個人有千百種不同的答案。著名女作家張潔說,四季猶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確實,每個人的壹生都必然要經歷壹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這就像壹年的四個季節壹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於我們卻只有壹次。在僅有的壹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壹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壹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設計思想:以散文化的語言深情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2、作者簡介

 張潔,1978年發表第壹篇小說《從森林裏來的孩子》,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著有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長篇小說《沈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設計思想:了解作者的有關情況,適時向學生推薦作者的有關作品,拓展課堂容量。)

 3、本節課分四個環節:

 、走進四季:(溫故知新)

 A、文章開始說“生命如四季”,那麽春、夏、秋、冬各用來比喻人生的那些時期?有什麽特點?

 明確: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概括作者所說的人生四季的特點?

 明確:春——少年時期;播種,勞作

 夏——青年時期;耕耘,澆灌

 秋——中年時期;付出,收獲

 冬——老年時期。品味,反思

 B、貫穿於作者人生四季的壹條主線是什麽?

 明確: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態度

 (設計思想: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理解文章內涵,有助於下面體驗活動的開展。本文是壹篇哲理性散文,作者用四季比喻人生的四個階段。學生首先要明確四季與人生四個階段之間的對應關系。這是淺層次的問題卻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礎。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讀課文,通過關鍵語句的查找和理解來來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並且用簡要的文字概括出來,考察學生理解概括的能力。這是較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品味四季:(文本研讀)

 A、學完全文後,學生自由發言,談對人生的思考,對個體的啟示。

 教師總結:人生重在過程,重在經歷,失敗也是壹種經歷,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沒有失敗,成功還有何意義?只要認真地努力過,付出過,無愧於自己,那麽妳的人生必將是豐富多彩的。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的.過程,走好屬於自己人生的每壹步。

 (設計思想:體驗性學習的關鍵是體驗和反思,因此我們在組織學生體驗的同時也要積極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經歷進行反思。讓學生在經歷和實踐中實現自我領悟,在反思中重構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的行動策略和方式,從而習得只能意會的知識。)

 B、學完本文妳又將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呢?請仿照泰戈爾的詩句用這樣的句式把妳對生命的理解寫出來:

 人生之春當如

 人生之夏當如

 人生之秋當如

 人生之冬當如

 預設答案有:人生如夢;人生如戲(或***);人生如酒(或茶、或咖啡加糖);人生如逆旅(或生命的過程像旅行);人生如河;人生如船;人生如樹;……

 (交流)

 (設計思想:這壹環節是從課本裏面走出來,走進現實生活,走進自己的人生,把目光從書本投向生活,投向未來。泰戈爾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很深刻的,他的語言是很精彩凝練的。用泰戈爾的詩句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讓他們適時的規劃人生。並且用詩歌的形式仿寫出來可以說是開創了壹種詩意的人生。)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壹次。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人生四季的春天,在這僅有的壹次生命中,我們將怎樣度過?請同學們寫壹篇練筆,結合課堂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想法。

 (設計思想:進壹步內化活動成果,並落實到文字上,作為課堂學習的有機補充。)

  七、板書設計

 我的四季(我的壹生)

 春播---少年時期;播種,勞作

 夏耘---青年時期;耕耘,澆灌,自強不息

 秋收---中年時期;付出,收獲

 冬藏---老年時期。品味,反思,檢點、記錄

我的四季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壹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於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於壹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教學方法: 活動體驗

  教學設想: 課時安排:壹課時

  教學媒體及用具: 投影片;錄音帶:範讀帶、配樂帶。

  教學過程設計:

 四季猶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張潔的《我的四季》實際上就是“我”的人生。張潔將生命的勞作、艱辛、期待、收獲濃縮在四季裏,實際上就是把人生的閱歷濃縮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裏,讓讀者與自己壹道***受煎熬,也分享快樂。

 張潔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創作致力於“愛”與“美”的探索和表現,張潔把這壹時期的散文創作命名為“大雁系列”,這壹組“大雁系列”散文以壹種輕松、自然、冷靜的筆法出現在當時浸泡著淚水、呻吟著苦楚的傷痕文學之中顯得特別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的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

 壹是張潔的這組散文描寫的重點已從十七年時期所強調的社會、政治、歷史層面轉向了純粹的人生層面,從而給被僵硬的政治話語束縛太久的當代散文園地吹來了壹股清新、自然的風,有力地推動了20世紀末散文創作中出現的狀寫人生的浪潮;

 二是張潔的這組散文散溢著壹股強烈的苦難意識。以往的文學作品,表達的大多是壹種社會批判、政治批判,較少有人像張潔的散文這樣從樸素的人道主義立場去再現苦難。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張潔可以說是當代散文領域少有的壹位直面苦難、咀嚼苦難並以苦難的本體形式感染著讀者的散文作家。沿著第二條寫作理念,張潔作了進壹步的創作探索,隨後出現的代表作品便是我們現在選入教材的《我的四季》,以《我的四季》為代表的張潔這壹時期的散文所表現的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艱難跋涉,是處於生活困境中左沖右突的沈重感。它和隨後出現的《過不去的夏天》壹道,代表著張潔的散文創作主題已從情感和道德的範疇擴展到復雜豐富的社會生活領域。

 壹、導語: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壹生都必然要經歷壹個由稚嫩到成熟的過程。這就像壹年的四個季節壹樣,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屬於我們卻只有壹次。在僅有的壹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大屏幕:思考:在僅有的壹次人生四季中,我們又如何度過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自讀學習壹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壹想,女作家張潔對人生的種種感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板書課題]

 二、溫故知新: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閱讀抒情散文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學生1:閱讀散文時,首先要知道貫穿全文的壹條線索是什麽。

 學生2:抒情散文,關鍵是從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這都是我們學習時要掌握的。

我的四季教案 篇4

  壹、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壹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於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於壹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工具: 多媒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作者簡介:

 張潔(1937~) 當代女作家。1978年發表第壹篇小說《從森林裏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翌年加入中國作協。著有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長篇小說《沈重的翅膀》《無字》(兩次獲茅盾文學獎)。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的感情濃烈,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壹)預習檢測

 1、多音字

 自怨自艾( ) 幹癟( ) 顫抖( )

 方興未艾( ) 癟三( ) 顫栗( )

 2、形近字

 揪( ) 碾( )

 鍬( )

 愀( ) 輾( )

 3、成語:

 不毛之地:

 入不敷出:

 (二)自由讀課文,劃出妳喜歡的句子。

 (三)研讀文本

 1、 同學們,如果春天代表少年時期的話,

 那麽,夏就代表—— ,

 秋就代表—— ,

 冬就代表——

 思考:在僅有的壹次人生四季當中,我們如何度過呢?

 2、思考問題:

 ①生命的春天,作者是怎樣做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

 明確:“懷著希望播種,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拼卻全身的力氣”等等。

 選擇了堅持,不自怨自憐,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

 ②生命的夏天,“我”做了哪些事情,有何感悟?

 明確:

 A、由盼望下雨到自行尋找水源。

 (感悟到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是癡心妄想,應該靠自己。)

 B、找水源時,沒有充分準備,忘帶容器

 (感悟到面對錯誤不應怨天尤人,要檢點自己,總結經驗,重新出發。)

 C、善良過分,犯糊塗、愚昧。

 (明白面對生活的災難,厄運,要堅強面對,做生活的強者。)

 ③生命的秋天,作者是怎樣的心情?妳認為她的成果豐碩嗎?

 明確:又酸又苦的歡樂

 酸苦是指收獲微少,谷粒幹癟;歡樂是指認真活過、無愧付出過..

 不豐碩:幹癟的谷粒

 豐碩:收獲多於勞作;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

 ④生命的冬季,我又在忙活些什麽呢? 目的是什麽呢?

 明確:檢點自己:我為什麽會失敗;我做錯過什麽;我欠過別人什麽

 記錄下來

 目的:不哀嘆、不寂寞

 總結:

 四 季 人生階段 經 歷

 春 少年 播種

 夏 青年 耕耘、澆灌

 秋 中年 收獲

 冬 老年 反思、檢點

 作者的人生:

 春季是生活艱辛但仍充滿希望; 夏天是歷經磨難仍不放棄;

 秋天是感悟收獲但不後悔; 冬天是人生黃昏仍老有所為。

 3、貫穿作者人生四季的壹條主線就是: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執著追求的人生信念;永不退縮的人生態度。

 (四)品壹品——理解句子含義

 散文的語言優美而富有哲理性,選取妳最喜歡的語句,並闡明理由。

 1、我懷著希望播種,那希望決不比任何壹個智者的希望更為謙卑。

 明確: 平凡的人同樣具有遠大的理想

 2、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

 明確:比喻的修辭,這就好比“機遇”和“準備”的關系。沒有準備的人,機遇就只能擦肩而過。機遇只鐘情於有準備的人。

 3、“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 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明確:“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 “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於陰雨,收獲多余勞作。”

 只要真正的為生命認真負責耕耘過,只要真正體驗過,就是生命的收獲。

 總結:理解句子含義要點

 A、聯系上下文

 B、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

 C、註意修辭手法

 (五)拓展延伸——仿寫

 文章用四季來象征生命的歷程,其實生命的內涵是豐富的,在不同的人心中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請妳運用比喻的手法,將妳對生命的認識表達出來。(3個排比句)

 仿寫:生命像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隨波逐流,而應揚起風帆,搏擊風浪。

 (六)讀壹讀——資料鏈接

 冰心: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麽,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麽。生命像向東流的壹江春水……生命又像壹棵小樹……

 聞壹多:壹軸“畫卷”,用生命的畫筆塗抹好自己的人生畫卷。

 生命猶如伯牙的琴,琴雖質樸卻能發出天籟之音,因為有情;生命猶如爛柯山上千年的棋,地方雖小但是“棋”樂無窮,因為有心; 生命亦如羲之的書,簡單筆畫構築傳世經典,因為有恒; 生命又如王冕的“畫”,歷經苦寒鑄就撲鼻奇香,因為有“韌”。

 生命如瓷器壹般易碎,當它完好完整的時候,釉質和色彩鮮艷動人,可當它破碎時,壹聲脆響,生命就再也無法粘貼起來。

 生命是需要呵護的,就像經常要給瓷器表面拂去灰塵壹樣,輕輕地,充滿著珍惜和厚愛。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壹次。在這僅有的壹次生命中,我們又將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七)結束語:

 人生的四季是短暫的,青春更是轉瞬即逝。大家的人生才剛剛揚帆起航,在人生的道路,妳們將會經歷很多,收獲很多,也會失去很多,希望大家認真活過,努力過,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創造出精彩絕倫的人生美景。在未來,也能坦然地對自己說: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

 (八)布置作業

 1、請以“生命的春天”為話題,寫壹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達妳對青春的感悟。

 2、完成《我的四季》導學案。

 3、預習《勸學》,熟讀並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