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壁人的詩句

關於壁人的詩句

1.題壁詩有哪些詩句

1.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無題詩》

唐 寒山

壹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

3. 《獄中題壁》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壹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題壁詩有多種類型。就載體而言,題壁詩雖然都是題在墻壁上,但墻壁又有寺壁、石壁、郵亭壁、殿壁、樓壁之分。就內容而言,題壁詩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大致可分如下類型:第壹,政治抱負。這類詩大多對現實不滿,不平則鳴。第二,生活困難,乞求得到社會贊助,題詩於壁,廣而告之。有的甚至帶有商品性質,題詩者據以牟利。第三,誌趣愛好。有些詩頗富哲理,堪稱警句。

2.有關山水人的詩句

壹、描寫山的詩句: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王維的《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二、描寫水的詩句:李白《將進酒》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三、描寫山、水的詩句:王維的《青溪》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

請貿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漢江臨眺》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山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4、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6、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望嶽》)7、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蘇軾)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5、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廬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壹、天地山水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3.雄雞壹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8. 壹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14.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1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19.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2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壹、天地山水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3.雄雞壹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8. 壹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14.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1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19.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2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

3.描寫親人的詩句

古人經常借以詩詞形式抒發情感,其中以遠離家鄉思鄉、思念親人的詩句最為膾炙人口,挑選寫經典的詩句與您分享: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4.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壹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8.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9.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1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4.關於題壁詩

題壁詩

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壹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

如宋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就內容而言,題壁詩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

大致可分如下類型:

第壹,政治抱負。這類詩大多對現實不滿,不平則鳴。

《題壁》宋無名氏

白塔橋邊賣地經,

長亭短驛最分明。

如何只說臨安路,

不較中原有幾程!

第二,生活困難,乞求得到社會贊助,題詩於壁,廣而告之。

有的甚至帶有商品性質,題詩者據以牟利。

據清厲鶚 許洞別出心裁,舉辦題壁詩展覽,得到壹筆經濟收入。

第三,誌趣愛好。有些詩頗富哲理,堪稱警句。

據《宋詩紀事》上詩用兩個比喻說明了壹個道理:暴發戶往往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而老老實實循序漸進的人卻能順利地到達目的地。

第四,發思古之幽情,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唐代宰相王播出任揚州刺史,題詩於壁:

上堂已了各西東,

慚愧阇黎飯後鐘。

二十年裏塵撲面,

如今始得碧紗籠。

5.有關人生的詩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____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____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____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____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____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____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____李商隱《錦瑟》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____唐寅《壹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____蘇麟《斷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陪侍禦叔華登樓歌》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____惠能《菩提偈》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____馬致遠《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

浮雲壹別後,流水十年間。____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____羅隱《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____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____鄭思肖《畫菊》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____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____張鳴善《普天樂·詠世》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____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____李商隱《錦瑟》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____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____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____張維屏《新雷》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____杜秋娘《金縷衣》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____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____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____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____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____李商隱《樂遊原 / 登樂遊原》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____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____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____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____陸遊《金錯刀行》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____韋莊《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____李商隱《錦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____鄭燮《竹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壹夢浮生。____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____朱熹《勸學詩 / 偶成》

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____賈島《劍客 / 述劍》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____杜荀鶴《小松》

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____黃庭堅《寄黃幾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____李白《行路難·其壹》

不經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____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6.題西林壁的詩句

名稱《題西林壁》作者蘇軾

體裁七言絕句

年代北宋

這首詩,是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入廬山的時候,曾寫過壹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說,第壹次見到廬山,好象遇到壹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後就得常來常往。於是他 “往來山南北十余日”最後寫出這篇歌詠廬山的名篇。

編輯本段

作品原文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1]

編輯本段

註釋譯文

註釋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2)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從側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識:認識;清楚。(註:這裏不是看清楚,沒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6)緣:同“原”,因為;由於。

(7)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詩人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1]

作品鑒賞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心中所想)。為什麽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壹峰壹嶺壹丘壹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壹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壹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壹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1]

7.珍惜眼前人的詩句

1、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杜秋娘(唐)

譯文: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 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2、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壹向年光有限身》晏殊(宋)

譯文:看到風雨催洛了繁花,更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

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李商隱(唐)

譯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

4、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離思》元稹(唐)

譯文:經歷過滄海之水的洶湧澎湃,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就不會再為壹些細小涓流所吸引;領略過如夢似幻的巫山雲雨,那別處的雲就根本不能稱其為雲。

5、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王實甫》元代長亭送別

譯文:不要等到將來才想起要愛憐眼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