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我想要壹份關於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成就的論文 八千字的 特別感謝

我想要壹份關於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成就的論文 八千字的 特別感謝

陶淵明(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晉宋時期壹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現存詩120多首,辭賦3篇,散文8篇,而其詩成就最為突出。他開創了田園詩壹體,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貢獻甚大。 然而,由於陶身處晉宋門閥專權、浮靡文風盛行之際,其詩並不受重視。直到梁代蕭統《陶淵明集》問世,人們才開始重視陶的文學創作;唐代時,陶詩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承認;宋、清兩代則出現了研究陶詩的兩次高潮。嚴羽《滄浪詩話》稱:“淵明之詩,質而自然耳。”朱熹《朱子語錄》也說:“淵明詩平淡,出於自然。”我們認為:僅僅用“平淡”、“自然”來評價陶詩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去探究、去挖掘,逐步發現陶詩的真正藝術特色。 壹“質而實猗,臒而實腴”(蘇軾《與蘇轍書》) 晉宋之際正處文風之變,時尚以繁富促密為貴,而陶詩卻追求恬淡自然。“陶詩平淡,出於自然”。“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歸園田居》其壹),在別人看來,詩中的景物是平淡的,然而在詩人看來,這些田園景物是真實的、自然的,不知要勝過那官場的華美多少倍。因而,陶詩中我們找不到華美富麗的色彩、絲竹管弦的聒噪,更沒有人工修飾雕琢的精致,有的只是平平淡淡、自自然然。“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相見無塵雜,但道桑麻長”,榆柳、桃李、種豆、桑麻以及狗吠、雞鳴等普通的田園景物以及田間勞作、鄰裏往來等平凡的日常農村生活,第壹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出現在文人的詩作中,陶無愧是中國田園詩的開創者。 1.純取白描 “白描”,原是國畫的壹種畫法,純用線條勾勒而不加色彩渲染。作為文學創作的表現手法,“即不加色彩渲染、烘托,不用華麗詞藻,……抓住被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形神畢肖。”(《語文知識詞典》第10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陶正是壹個善用白描寫意的高手。他的詩以自然取勝,他寫詩不講究詞藻上的華美,但卻能粗粗幾筆,勾勒出景物的神韻,還能於平淡中引發人豐富的聯想。比如《歸園田居》(其壹):“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詩中抓取了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雞鳴、炊煙等幾種常見的農村田園風物,然而所有這壹切組合在壹起,卻構成了饒有意趣的田園:榆柳桃李中的幾間草房,村落中的幾縷炊煙,使人仿佛聽到了深巷中的犬吠,樹頭上的雞啼……。這裏的田園是寧靜安謐的,淳樸自然的,在這裏詩人獲得了心靈的自由、安寧。 2.語言平淡、平中有奇 憑陶的藝術修養,他並非沒有綺靡的才華,然而,他那率真耿介的性情、“抱樸含真” (《勸農》)的追求以及對虛浮汙濁官場的厭惡,決定了他不可能也絕不會去刻意推敲、修煉其詩歌語言。不僅如此,陶還盡力避開華美的詞藻,挑選通俗平淡而富有生活氣息的群眾語言。他認為,只有這樣,才更貼近生活;只有這樣,才與其理想追求表裏如壹。比如:“今日天氣佳”、“秋菊有佳色”等,這樣的詞句從表面看確實平淡、幹枯,然細細琢磨壹下,這不正是鄉間農民淳樸、自然的日常道白嗎?這不正與詩人的追求相諧嗎? 再如《癸卯歲二月中作從弟敬遠》中寫冬雪:“傾身無希聲,在目皓且白。”寥寥數字,便寫出了雪的輕柔以及出乎意外見到大雪時的驚喜之情。正如蘇東坡所言“淵明詩初看散漫,熟看有奇句。” 二 景為情設,情景交融 打開古今中外的文學寶庫,浩如煙海的文學名著幾乎篇篇離不開情與景。作品中的景物因情感的不同而不同,隨感情的變化而變化,情與景融為壹體,令人難解難分。作為文學形式之壹的詩歌,其篇幅短小,容量有限。文字的限制加大了抒情的難度,這就要求作者惜墨如金,字字珠璣,賦予有限的景物以豐富的內涵,使它協助詩人“言誌”。 1·抒發了詩人對黑暗官場和汙濁現實的憎恨,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向往。陶壹生幾次出仕,多年為官,對東晉末年動亂時代的戰亂,篡權,陰謀,危機司空見慣,對官場的虛偽,欺詐,互相傾軋深惡痛絕。周旋於險惡的官場如履薄冰,使他心力交瘁。所以詩人壹心要擺脫政治漩渦,過壹種淳樸寧靜,輕松愉快,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歸園田居》之壹中,詩人把官場比作“塵網”“樊籠”將觀者比作“羈鳥”“池魚”,將自己向往的田園比作“舊林”“故淵”愛憎分明,壹目了然。由於詩人向往寧靜淡泊的生活,所以詩中的景物大多悠然自得,整齊有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詩人將和平寧靜的田園生活與爾虞我詐的官場相對立,抒發了自己脫離黑暗,重返凈土時的歡樂心情。在詩人心中,村中的幾縷炊煙,幾聲雞鳴狗吠,都能使他產生“復得返自然”的喜悅。至於采菊時物我兩忘的境界,更令後人神往。陶筆下的田園生活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意誌和願望,與當時血腥的官場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既是詩人對當時現實的嚴厲批判,也寄托了詩人美好的理想。正因如此,這些意象才顯得更加完美,生動。 2·表現守誌不阿的耿介品格。陶有高潔的人格,正直的心靈。他的詩中不少景物都表現了詩人高遠的理想和誌趣。《和郭主薄》其二“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飲酒》其八“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霜威下盛開的菊花和不雕的青松,正是詩人挺立不屈,不願同流合汙的人格象征。《詠貧士》其壹“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暖暖空中滅,何時間余暉?”這朵晴空漂浮的孤雲,孤獨無依,無聲無息的消失,但它要遠離塵埃,永遠保持自由和高潔。詩人晚年受到饑餓寒冷的威脅,常靠朋友鄰裏的周濟度日,有時不免外出乞食。但即使這樣的艱難竭蹶之中,他也“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絲毫沒有改變素誌。 3·反映鄉居生活的充實,愉悅。對壹個“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的人來說,最大的樂事莫過於解脫。陶的不少詩篇都反映出鄉居生活的感受,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歸隱後的詩人,農忙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農閑時“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有時與鄰裏開懷宴飲,“漉我新熟酒,只雞邀近局”,有時與朋友談心賞文“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關心的是“桑麻長”,擔憂的是“霜蔽至”。充實,豐富,美好的農村生活給了詩人巨大的心理滿足,這種滿足是他贊美田園生活的動因,也是他的詩歌留傳後世的原因所在。 4·寄寓著詩人的愛國熱情與除暴之心。魯迅說過“陶淵明正因為並非‘渾身靜穆’,所以他偉大”。詩人自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傳統教育,從封建正統觀念出發,對官場勾心鬥角的黑暗現實極為不滿,認為篡權更是大逆不道,應***討之,***誅之。但他壹介書生,只能用筆來譴責惡勢力,聲討叛臣逆子,為抒發內心強烈的愛國之情與除暴之心,他在詩中塑造了壹系列的英雄形象。《詠荊軻》中“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不惜犧牲生命勇於除暴的義士荊軻,《讀山海經》其十中“銜微木”立誓填平浩瀚大海的精衛,這些形象都表現了詩人嫉惡如仇的品質,寄托著詩人慷慨不平的心情。 三 情趣與理趣的統壹 陶詩不僅富有情趣,也富有理趣。詩人常常在寫景抒情的同時,用樸素的語言闡釋其對人生的感悟,給讀者以心靈的啟迪。“常愛陶彭澤,文思何其玄”(白居易語)。而與玄言詩相比較,陶詩素淡而意蘊深遠。如:“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歸園田居》其四)“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雜詩》其壹),陶詩以景象為依托,以真情為基礎,自然而然闡發老莊,議論玄理,或情隨景深,或寓理於情,真正做到了景、情、理的融合統壹。詩人只將其作為與自然的融合,所以才能超越自我,皈依自然,達到“無我之境”。(見王國維《人間詞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多麽富有哲理的格言。 文秘雜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