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壹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7分)
菩薩蠻·塞上秋望——(清)馮雲驤
龍沙落日山銜水,登臺悵望寒雲裏。獵騎返城西,秋風大將旗。
飛蓬迷鳥路,白雁哀鳴去。絕塞易黃昏,孤城早閉門。
(1)詞的上闋通過哪些意象呼應了詞題?這些意象的描寫有何作用?(3分)
(2)壹般說來,詞的下闋應抒發情感,可文中卻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下闋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1.(1)詞的上闋中呼應詞題的意象:“龍沙、落日、山、水、寒雲、獵騎、大將旗”等(1分);通過這些意象的描寫,作者著意渲染了奇異壯麗、雄渾蒼涼的宏闊境界(1分)刻畫了邊關特有的生活情調 。(1分)
(2)下闋“飛蓬”壹句,借斷根幹枯後隨風飛轉的蓬草,暗喻戌邊將士行孤苦無依的漂泊感;“迷鳥路”“白雁哀鳴”即寫景,也烘托了將士們“歸家無期的內心痛苦”;“絕寒”“孤城”壹聯則通過寫與世隔絕的邊寒黃昏、閉門孤城,暗示了戌邊將士們孤獨寂寞的思歸愁緒。(能結合具體文本,答出以上任意兩點可得4分)
2.閱讀下面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除夜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1)兩首詩均寫到節日、館舍、燈,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用意是什麽?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3分)
(2)“故鄉今夜思千裏”與“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在寫法上的***同點是什麽?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哪兩個詩句也用了這樣的寫法?高適的《除夜作》末句表達了什麽情感?(5分)
***同點是:(2分)
兩句詩是:(1分)
末句感情:(2分)
2.(1)得分要點:營造氛圍:淒涼、淒清、冷寂 抒發心緒:孤獨、寂寞、傷感
(氛圍1分,心緒2分,意思接近即可,抓住意象分析,酌情給分)
(2)***同點:借對方寫自己,以想象對方想“我”,來表達我的思鄉、思念親人的感情。(或:***同之處在於將故鄉之思與羈旅寒燈之下的淒然感受放置在具有歡 樂色彩的節日之夜)(2分)
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1分)
感情:老大無成或離鄉日久、客居多年(或:將"愁鬢"的生命體驗置於"明朝又壹年"時間流逝的臨界點,將生命有限的無奈與故鄉千裏的空間阻隔對應,增加表達效果。)(意思對即可,2分)
3.讀下面壹首詞,回答後面問題。(8分)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
[南宋]張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註]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多景樓,為南徐勝跡,在鎮江北固山上。
(1)請結合詞的上闋,簡要分析“幾多愁”中詞人“愁”的具體原因。
(2)詞的下闋中“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壹句,通過塑造“漁翁”這壹形象寄托了詞人怎樣的情懷。請作簡要分析。
3.(1)①登樓北望,看見塞草連天人的衰敗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陸沈,中原地區淪陷於金兵之下。年復壹年,春去秋來,明光流逝,中原恢復無望。
(2)①有心報國卻又報國無門的憂憤、失望之情。②迫於無奈只能逍遙江海的抑郁、無可奈何之情。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6分)
看葉-羅與之
紅紫飄零草不芳,始宜攜杖向池塘。
看花應不如看葉,綠影扶疏意味長。
註羅與之,南宋詩人,曾應進士舉不第,晚年歸隱。
詩人所說的“意味長”,包含了怎樣的人生哲理?是如何表現的?
答:
4.“意味長”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美麗如花的事物卻易於雕零,平凡如葉的生命似更為長久。詩人在大自然中捕捉壹個極為普通的意象“綠葉”,表現出壹位回歸於平淡生活的老人獨特的感受。人生不必像春花璀璨而短暫,應如綠葉生命頑強而長遠。(哲理,3分;表現3分。)
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送靈澈上人①-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②-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裏壹孤舟。
註①靈澈上人是中唐時壹位著名詩僧。②劉長卿,唐代詩人,曾登進士第,但終不得誌。
這兩首詩均為送別詩,但其表現手法和表達的感情又有區別,請簡要分析作答。
答:
5.《送》詩即景寄情。詩以僧人遠歸青山為構圖中心,描繪了蒼翠竹林、清幽晚鐘、落寞殘照等,為送別營造了壹種清淡、幽遠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或因失意而歸於山水、向往出世的淡泊情懷。《重》詩言事抒情。詩直陳同為逐臣江邊送別悲遠之事。敘事中穿插“猿啼”“流水“孤舟”等頗有悲情色彩的意象,借以表現仕途失意、朋友別離的苦悶、傷感情緒。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
商歌-
(宋)羅與之
東風滿天地,貧家獨無春。
負薪花下過,燕語似譏人。
註《商歌》是壹個古老的詩歌題式。春秋時的寧戚就曾唱過兩首自鳴不平的《商歌》。“商”是我國古代五音中象征蕭瑟秋天的,所以“商歌”屬秋,可是羅與之的《商歌》,講的卻是春天裏的事。
(1)作者巧妙地運用傳統詩題作反面文章,詩言春,而題卻言秋,請簡要說明作者的用意。(3分)
(2)這首詩運用了什麽藝術手法?請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6.(1)(3分)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對窮苦人家來說,無異於秋天的蕭瑟淒涼。
(2)(4分)這首詩多用烘托對比的手法。(2分)壹方面渲染春天無處不在,壹方面又用“獨無春”來表示並不屬於所有的人;寫“貧家獨無春”,言外之意是唯有富室有春;寫“負薪”,同時又寫“花下”,這就使對比鮮明,動人心魄。(2分)
7.閱讀下面壹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夜泊錢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樹裏孤燈雨,風前壹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夢入寒流。酒市哪從問,微吟寄短愁。
(1)詩歌頸聯“迸”“入”兩字精妙傳神,請選擇其中壹個字結合詩句具體說明。(3分)
(2)詩歌第八句在詩歌結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麽?“短愁”指什麽“愁”?(4分)
7.(1)(3分)“迸”在詩中用以形容樹葉雕落之態(1分)“迸”字顯示了力量(1分),突顯了自己離愁的沈重。(1分)
或:從語音上看,“迸”字為去聲,發音氣促而低沈,讓人覺得葉離母體有壹種強動所致,不是自然落葉,而是斷裂迸下。(2分)有了這樣的感覺,每壹片落葉都讓他驚心魄,百感交集。(1分)
壹個“入”字,形容出鄉愁和江水渾融無跡之態(1分),化無形的鄉夢為有形(1分)詩人的鄉愁如錢塘江水壹樣膨湃起伏,無休無止。(1分)
(如果對兩個“字”均有解說,按前壹個答案給分)
(2)(4分)第八句總括全詩(2分,答案為“卒章顯誌”得1分,答案只是說說“抒發情感”0分)
“短愁”指羈旅之愁(1分)思鄉之感(1分)或:二字涵蓋了上文提到的“孤燈”“壹雁”所表之情,“離心”“鄉夢”之感。
8.比較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每小題4分)
館娃宮①懷古(其壹) 吳宮懷古②
皮日休 陸龜蒙
綺客飄香下太湖, 香徑長洲盡棘叢③,
亂兵侵曉上姑蘇。 奢雲艷雨只悲風。
越王大有堪羞處, 吳王事事堪亡國,
只有西施賺得吳。 未必西施勝六宮。
①吳王夫差為取悅西施,在靈巖山頂建造的行宮。②吳宮:吳王夫差昔日的寢宮。③香徑,長洲:采香烴,長洲苑,昔日吳宮裏的處所。
(1)同樣是寫吳官,兩位詩人筆下的景物都各有什麽特點?妳怎樣理解皮詩中,將吳滅亡的原因說成“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4分)
(2)同題材的懷古詩,兩位詩人卻運用了不同的寫法,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4分)
8.(1)皮詩:以想象寫當年吳宮奢華盛景;陸詩:著重寫眼前吳宮殘敗淒涼之景。寫詩忌直貴曲,如果三、四句把筆鋒直接對準吳王,雖然痛快,未免落套;所以詩人故意運用指桑罵槐的曲筆。他的觀點,不是浮在字句的表面,要細味全篇的構思、語氣,才會領會詩的意蘊。詩人有意造成錯覺,明嘲勾踐,暗刺夫差,使全詩蕩漾著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發人深思,給人以有余不盡的情味,從藝術效果說,要比直接指斥高明得多了。
(2)皮詩用對比。“綺閣飄香下太湖”,這句完全從側面著筆。它寫館娃宮,僅僅用壹個“綺”字狀“閣”,用壹個“飄”字寫“香”,這樣,無須勾畫服飾、相貌,壹個羅彀輕飄、芳香四溢的裊娜倩影,便自在其中了。特別是“下”字很有分量。從“綺閣”裏散溢出來的麝薰蘭澤,由山上直飄下太湖,那位迷戀聲色的吳王如何沈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至對越王的復仇行動,連做夢也沒有想到,就不言而喻了。
“亂兵侵曉上姑蘇”,這句省去越王臥薪嘗膽等過程,單寫越兵夤夜乘虛潛入這壹重要環節。“亂兵”,指吳人眼中原已臣服現又“犯上作亂”的越軍。侵曉,即淩晨。吳王誌滿意得,全無戒備。越軍出其不意進襲,直到爬上姑蘇臺。吳人方才察覺。壹夜之間,吳國事實上就亡了。這是何等令人心悸的歷史教訓啊!
前二句勝對起,揭示了吳越的不同表現:壹個通宵享樂,壹個摸黑行軍;壹邊輕歌曼舞,壹邊短兵長戟,在鮮明對比中,蘊含著對吳王夫差荒淫誤國的不滿。
陸詩用虛實結合,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虛”是指知覺中看不見、摸不著的虛幻世界和夢境,想象和回憶,以及設想之境。實寫的是眼前吳宮的殘破淒慘景象,虛寫的是昔日吳王荒淫腐朽的事實。用“奢”、“艷”修飾“雲雨”,鮮明地表達了詩人的批評態度。並指出,吳王做任何壹件事情都足以亡國,未必西施就是六宮中最漂亮的,言外之意諷刺吳王。
9.閱讀下面壹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謝亭送別-許渾
勞歌壹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註:勞歌,送別歌的代稱。
(1)前兩句和後兩句描寫的是否同壹時間的事?作者這樣處理,表達了怎樣的感情?(2分)
答:
(2)詩的二、四句寫景,其作用有什麽不同?(4分)
答:
9.(1)不是同壹時期的事情,(1分)中間有壹段較長的時間間隔,酒醒之後,才識到朋友已經離開很遠很遠,倍感淒涼孤獨。這樣寫強化了送別的愁情。(情感1分)
(2)第二句寫紅葉青山的美景,色彩艷麗,景色優美,更覺離別的難堪。以樂景寫情,反襯了離愁別緒;(答出“樂景寫哀”、“反襯”2分)後者描寫滿天風雨,是烘托黯然神傷的離別之情。(答出“烘托”2分)
10.閱讀下面壹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村行-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1)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什麽樣的思想情感?(2分)
答:
(2)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歷來為人稱道,譽為“繪景佳句”。請簡要分析這兩聯的寫作手法。(4分)
答:
10.(1)熱愛自然、思鄉。
(2)①對比、動靜結合②擬人、比喻③喧染(色、味)④遠近結合(二聯遠景、三聯近景)(註:答出兩點給全分)
11.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1)兩首詩均寫了夜景,有什麽不同之處?
(2)兩首詩均寫了秋色秋味,又表現了作者怎樣不同的心境?
11.(1)白詩寫室外景,寫了月下蟲聲,蕎麥花如雪,動靜結合(2分);朱詩寫室內景,寫了月下床席涼滿,梧桐影亂,是靜景(2分)。
(2)白詩寫的是恬淡適然的心境,全詩意境寧靜恬淡(2分);朱詩寫的是淒涼孤寂的心境,突出月在“缺處”朗照的淒清(2分)。
12.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壹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1)兩首詞都寫到了春,可是表達的內容有所不同,它們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李詞中“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壹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黃詞想象奇特,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
12.(8分)
(1)兩首詞分別表達了離愁別恨和愛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2)李詞的這句話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春草喻離愁別恨,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長茂盛的春草那樣,細碎濃密,無邊無際,浩渺無垠,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離恨的深遠不盡。
黃詞“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二句,體現了詞人奇特的想象。作者把春想象成有生命之物,招喚春天“歸來”與詞人“同住”,表達了詞人強烈的留住春的情感。
13.閱讀下面這首曲,做後面兩小題(6分)
[雙調] 沈醉東風 秋景 (元)盧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壹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裏。
①這支曲子體現出作者怎樣的心態情緒?
②請自行選定壹個角度,簡要賞析曲子寫作上局部的或整體的特點(不超過60個字)
13.①如畫秋景之中閑適安逸的心態,自在逍遙的情緒。
②例:A、“化用典故”(《蜀道難》《滕王閣序》)
B、“動靜相生”,賦予靜景以動感之美
C、“有聲有色”
D、“美景樂情,情景相生”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雜詩三首(其三)-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①,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壹為取龍城②。
註①黃龍戍:即黃龍,在今遼寧開原縣西北,此指邊地。②龍城:在今蒙古境內,這裏借指敵方要地。
(1)請分析頷聯中“月”的意象在表達上的作用。
(2)綜觀全詩,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怎樣的態度。
14.答案:
(1)以月寫人,明月高掛中天,照著不眠的閨婦,而閨中人卻沈醉在對征人的思念中(亦可理解到“壹筆寫出兩人的離恨,月亮也照著不眠的征人,而這征人也正在思念著閨中之婦。”)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發了飽受戰亂之苦的離人相思之苦。(每個要點2分)
(2)這首詩既有對戰爭長年不斷,給百姓帶來離亂之苦的不滿,也包含著希望有人能帶兵克敵,壹舉奪勝的期盼。(每個要點2分)
15.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薛昂夫
功名萬裏忙如燕,斯文壹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
風霜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1)這首元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其表達效果。(4分)
(2)這首元曲表達了怎樣的主旨?請簡要概括。(4分)
15.(1) 比喻、排比(2分)(答對偶也可以給分) 開頭以四個比喻組成排比,生動地勾
畫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1分)他們投機鉆營,人格喪盡,知識分子所應
有的氣節和尊嚴,已蕩然無存。他們正在為富貴功名而奔波勞碌。(1分)
(2)這首元曲撕破了官吏的嘴臉,假名士的畫皮。對這些猥瑣小人假扮清高,言行不壹
的無恥行徑進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得分點:概括內容2分、揭露、諷刺各1
分)
Part 2
規範格式 1、單個詞鑒賞題:單個詞鑒賞需要把握5個點:1)、修辭手法;2)、轉化(主要是動靜、虛實)3)、寫出了什麽樣的事物情狀;4)表達了什麽樣的思想感情;5)結構功能。掌握這5個點就可以回答問題了。需要提醒的是:1)這5個點並不是都需要答,有就答,沒有就放過,其中的3)和4)點是必須的。2)形容詞鑒賞要註意詞語的雙關性及與前後句的對比反襯關系。 2、手法鑒賞題:手法+情感。手法界定掌握兩句話: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所謂“大處”即指先看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如果是抒情,先看它是直接抒情還是間接抒情,在間接抒情裏是借景抒情還是托物言誌;如果是描寫要看它屬於哪種描寫方式等等。所謂“小處”,即指具體的表現手法:對比、襯托、動靜、虛實、想象、渲染、正面側面加上修辭手法等等。 3、情景鑒賞題:記住下列公式即可——關系+景+情。 關系術語: 1)純寫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2)前景後情——觸景生情 3)前情後景——以景襯情 4、比較鑒賞題:扣住比較角度探究差異即可。格式是:(比較對象)A側重於……,(比較對象B側重於……。 5、修辭鑒賞題:修辭手法界定+詩中作用分析。 6、思想感情鑒賞題:詩中關鍵詞的深層含義+註釋中的關鍵信息分析。 7、風格分析題:風格界定+例子分析+總結 8、內容概括題:陳述主體+概括內容。
=====================================
快樂之家 | 傾情呈現 | 希望采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