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們喜歡以“青山”意象入詩,其原因除了山性的深隱曠達、山色的亙古不改,也不排除他們對“青”字本身的喜愛。在漢語表示顏色的詞匯中,“青”是最抒情、最富於詩意的顏色之壹,甚至在很多時候被用來暗示壹種纏綿哀婉的情感:“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綿綿表草牽惹起離人綿長的思念,以致於夢魂縈繞;“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詩經·小雅·苕之華》),淩霄花嫩葉青青,自己的青春生命卻在苦難中虛度,詩人甚至痛苦地希望自己從未出生!同樣,“青山”意象在詩歌中也經常被用於暗示濃烈的情感: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裏壹孤舟。
——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林逋《長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