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勸學的古詩句有哪些

關於勸學的古詩句有哪些

1.有關勸學的詩句有哪些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入夜說話的聲音也已經消失了,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

天亮後我繼續趕前面的路程,只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入夜說話的聲音也已經消失了,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

天亮後我繼續趕前面的路程,只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

壹、立誌

少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淩煙閣,第壹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誌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月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壹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2.寫出勸學的詩句

勸學的詩句如下:1、誌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長----- 傅玄 《雜詩》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3、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 《留誨曹師等詩》 4、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觀書有感》 5、書中有女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趙恒《勸學詩》 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今賢文》 7、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陳師道《絕句》 8、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 賈島 《劍客》 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 《長歌行》 10、少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汪洙《神童詩》 11、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杜荀鶴 《題弟侄書堂》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13、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陶淵明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 14、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左思《詠史·其壹》 1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16、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孟郊 《勸學》 17、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二首·其壹》 18、年小從他愛梨栗,長成須讀五年書-----王安石《贈外孫》 1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20、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2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22、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雜詩》 2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陸遊 《冬夜讀書示子聿》 24、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25、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淮南子》 26、讀書切戒在慌忙,涵詠工夫興味長-----陸九淵《讀 書》 2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 28、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淩煙閣,第壹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誌詩》 29、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汪洙《神童詩》30、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勸學詩 》。

3.古詩中勸學的詩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

4.關於勸學的古文名句有哪些

關於勸學的古文名句示例如下: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長歌行》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3、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

5、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恨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6、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偶成詩》)

7、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孟郊《勸學》)

8、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

9、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警世賢文》)

1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古今賢文·勸學篇》)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禮。 (戴聖《禮記.學記》)

1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13、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陳著《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其壹》)

1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15、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勸學》)

5.關於勸學的古詩

1、誌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長。 傅玄 《雜詩》百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

3、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杜牧 《留誨曹度師等詩》

4、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觀書有感》

5、書中有女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勸學詩》

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今賢文》

7、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絕回句》

8、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 賈島 《劍客》

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答 《長歌行》

10、少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神童詩》

6.勸學的詩句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 壹、立誌 少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淩煙閣,第壹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誌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月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壹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7.《勸學》的古詩

勸學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壹,火就燥也,平地若壹,水就濕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江海 壹作:江河) 是故無冥冥之誌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壹兮。其儀壹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壹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 之,禽獸也。

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

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壹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壹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

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誌,順詩書而已耳。

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

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

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

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謂也。 百發失壹,不足謂善射;千裏蹞步不至,不足謂善禦;倫類不通,仁義不壹,不足謂善學。

學也者,固學壹之也。壹出焉,壹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

能。

8.勸學的古詩句

金縷衣

作者:杜秋娘 年代:唐 體裁:樂府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滿江紅 [嶽飛] [宋]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書院》宋 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