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宋玉詩歌經典語句

宋玉詩歌經典語句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戰國·宋玉《招魂》。酡(tuó駝):酒後臉上泛起的紅色。些:助詞,無意義。這兩句大意是:美人酒醉之後,臉上泛起紅暈。此句寫法上直陳其事,但其摹寫美人微醉之態,神采飄忽,風韻十足,正是古典人物肖像描寫的名句。今天除“酡顏”壹詞還常用來表現人們醉酒後的顏色神情外,原句也可時在文學作品中讀到,用法大體都是作酒後朋友之間的玩笑話。

《招魂》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經典語錄

戰國·宋玉《對楚王問》。彌:愈,越。高:高雅,此指唱起來難度大。和(hè賀):聲音相應,此指隨著唱。寡:少。這兩句大意是:歌曲越是高雅難唱,跟著唱和的人就越少。那些高雅復雜的曲調,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人才會演唱,而通俗簡易的曲調,普通人也會跟著別人哼哼。因而“曲高和寡”的情況無論古代還是現在,都是常見的。後世引用時,多拋開它的原意而表達這樣的意思:對於那些高深的理論和見解,壹般人很難理解與附和。此句常用於貶意,諷刺某些人脫離群眾,得不到支持。

《對楚王問》

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

戰國·宋玉《風賦》。青蘋(píng頻):浮萍的壹種,根生泥中,田字形小葉浮於水面。末:草尖,此指青蘋的葉表。這兩句大意是:風從大地上生成,最初起自微小時青蘋的葉面。《風賦》非常形象地描寫出風最初怎樣產生,爾後漸漸猛烈,爾後又怎樣小下去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準確。這兩句可用以比喻事物的發展總是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啟發人們註意微小的開端。

《風賦》

嫣然壹笑,惑陽城,迷下蔡。

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yān淹)然:美好貌,常指笑容。惑陽城,迷下蔡:意為迷惑了所有的公子哥兒。陽城、下蔡是當時楚國貴族的封邑。這幾句大意是:美麗的笑容,迷惑了陽城、下蔡所有的貴族子弟。以“嫣然”形容女子笑容之美,流傳久遠,至今仍被沿用。

《登徒子好色賦》

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 宋玉名言

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攣(luán巒)耳:蜷耳朵。齞(yàn驗)唇:遮不住牙齒的嘴唇。歷齒:稀稀疏琉的牙齒。旁行:走路歪歪斜斜。踽僂(jǔlǚ舉呂):駝背。這幾句大意是:頭發蓬亂,耳朵蜷曲,豁嘴唇,露著稀稀拉拉的牙齒,駝著背,走起路來歪歪斜斜。這幾句是宋玉形容登徒子妻子的醜樣子。宋玉為了在楚王面前給自已辯護,采用詭辯的方法,擺出荒唐的論據,攻擊登徒子“好色”,理由是登徒子連他的醜老婆都愛,致使登徒子蒙受“好色”的不白之冤,兩千多年來“登徒子”竟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但登徒子妻子的醜模樣,的確也是文學作品中醜女的藝術典型。在生話和藝術中,美與醜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它們作為人類感性心理的兩極,常***存於文學藝術家的筆下,醜可以起到陪襯和突出美的作用。這些奇醜、奇美的人物,使文學藝術作品顯得豐富多采,充滿生命力。

《登徒子好色賦》

與其無義而有名兮,寧處窮而守高。

戰國·宋玉《九辯》。這兩句大意是:與其背離信義而徒有虛名啊,我寧肯獨處貧困之中而保持高尚的節操。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此二句以賦體的語言發展了孟子的觀點。作者認為,不僅可以舍生取義,而且可以舍名取義。誌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臺嗟來之食,“君子不受虛譽,不祈妄福”(隋·王通《文中子·禮樂》)。以此二句勉勵那些身處逆境的有誌之士,嘲諷警戒那些沽名釣譽而厚顏無恥之徒,十分恰切。

《九辯》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戰國·宋玉《九辯》。本句大意是:秋天所形成的肅殺氣氛多麽令人悲傷啊!蕭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壹片衰敗景象。秋天萬物蕭索,草木搖落,壹片淒涼景象,最易觸動人們的悲秋傷時之情。本句以濃重的感嘆語氣表現蕭瑟的秋色、秋氣與秋意,且出現得較早,宋玉是屈原的學生,寫過很多賦。古人有悲秋的傳統,大都源於此句。

《九辯》

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戰國·宋玉《高唐賦序》。旦:清晨。陽臺:傳說中的臺名。這幾句大意是:清晨,我是流動的雲朵:黃昏,我是飄飛的雨滴。早早晚晚,我都在陽臺的下邊。在序文中,這是巫山神女與楚懷王夢中幽會後離去時對懷壬說的話,極言其若有若無,若隱若現,形態飄渺之美。現多用“且為朝雲,暮為行雨”形容有些人行蹤飄忽不定或行為難以捉摸,也以“雲雨”喻男女幽臺,以“陽臺”喻男女合歡之所。

《高唐賦序》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宋玉經典語錄

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翠羽:翠(青黑)色的鳥羽。這幾句大意是:她的雙眉猶如青黑色的鳥羽,肌膚如同白雪壹樣光潔,腰肢柔軟細弱好似劄成壹束的白絹,牙齒沽白整齊有如嘴中含著壹排貝殼。這幾句運用壹系列精妙、貼切的比喻,形容女子面貌及身材都十分姣好。可引用描寫美女的外貌。

《登徒子好色賦》

增之壹分則太長,減之壹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長、短:指人的身材高矮。著:同“著”,與下文“施”都是搽,抹的意思。這幾句大意是:增加壹分,就顯得太高;減少壹分,就顯得太矮;擦點粉,就顯得太白;抹點胭脂,就顯得太紅。這幾句采用壹系列誇張手法,形容女子天生麗質,高矮合度,秾纖適中,壹切都長得恰到好處,壹絲半毫的增減都將破壞天然之美。可供引用描寫女子無論面貌、身材都出類拔萃,美麗得無可挑剔。

《登徒子好色賦》

處濁世而顯榮兮,非余心之所樂;與其無義而有名兮,寧處窮而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