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古詩教學五步法如下:
古典詩歌在語文教學內容中,占據著壹定的比例,學習古典詩歌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的豐富博大,能夠讓學生吸收文化的深層智慧。
壹.興趣引路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壹些典故、趣聞、軼事來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陰》這首詞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李清照的為人,並對這首詞發生興趣,首先向學生介紹了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寫了這首,《醉花陰》,寄給他的丈夫趙明誠,趙明誠覺得詞寫得太好了,自己寫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於是趙明誠廢寢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寫了十五首詞,
把李清照的《醉花陰》混雜在這十五首詞中,然後拿給朋友看,要朋友評選哪首寫得最好,朋友欣賞了半天,說道:“只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
學生聽了這個故事都發出會心的微笑,不禁對這首詞產生興趣和期待,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該詩的主動性,課堂效果顯著增強。
但是提高學生興趣不過是課堂教學的第壹步,關鍵是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方法。
二.創設意境法
意境是古代美學和文學理論的壹個重要概念,也是衡量古代文學特別是古典詩歌的壹個很重要標準,尤其是壹些寫景抒情的詩歌特別註重營造意境,
那麽到底什麽是意境呢?所謂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觀情思,和所描寫的富於特征性的客觀景物渾融契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