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本身來看,故事《流星花》是壹個比較簡短的故事,配上多媒體畫面,壹方面很容易吸引幼兒的興趣,另壹方面,也容易幼兒的理解。
從幼兒角度來看,孩子們現在正處於大班階段,他們對於美已經有了壹定的概念,而且也會對許多事物表象的美醜進行壹定的分析。但孩子們對於人其他人、事物的內在美的理解也是同樣重要的。《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註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而這個故事也正可以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幫助幼兒理解、思考,從中了解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的這壹真諦。
二、活動環節分析:
第壹環節先讓幼兒壹起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回顧已有經驗。欣賞流星花,感受流星花的美麗。
接著讓幼兒欣賞、理解、思考故事,了解花名的由來,了解流星花的意義。
緊接著是讓幼兒進行討論,舉例說說自己和別人身上發生的助人為樂的事情,從而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最後聯系壹下現在的社會熱點,玉樹地震,讓幼兒說說自己能為災區的人們做些什麽。
內容與要求:
1.通過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麗的。
2.能夠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重難點:通過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麗的。能夠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流星花》、PPT。
活動流程:欣賞--欣賞故事《流星花》--討論: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活動過程:
壹. 欣賞流星花。
1.教師:妳最喜歡什麽花?為什麽喜歡它呢?教師播放流星花圖片中流星花的圖片,請幼兒欣賞流星花。
2.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自己最喜歡的花,妳們想不想知道這是什麽花,我為什麽要喜歡它啊?
二. 欣賞故事《流星花》,了解花名的來歷。
1、欣賞第壹遍故事教師:他叫什麽花?流星花的名字是怎麽來的呢?
2、欣賞第二遍故事師:為什麽大家都叫他醜小花?
師:晚上,花兒們都怎麽了?而醜小花發現了壹件什麽事?
師:小醜花是怎麽做的?最後的結果怎樣呢?
教師:聽完故事後妳們覺得故事中的醜小花是壹朵怎麽樣的花?為什麽?
小結:那些美麗的花兒,只想到自己,只有善良的小醜花願意滿足老星星的願望,所以小醜花雖然長得不美但他卻是最美的流星花!因為心地善良的花兒最美!
三. 討論: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
1.發現自己身上的美。
教師:妳是不是壹朵流星花呢?舉個例子說說。
小結:原來小朋友們都是壹朵朵美麗的流星花!都擁有壹顆善良的心,願意幫助別人。
2. 發現別人身上的美。
師:在老師身邊也存在著很多美麗的流星花。(播放ppt)那在妳的身邊,有沒有遇到過流星花呢?
總結:無論花兒,還是人,只要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就是最美麗的!
四. 延伸:聯系玉樹地震可以為災區的人做些什麽。
教學評析:
亮點:
本活動選材內容具有教育價值,大班幼兒正處在審美能力的形成期和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讓他們懂得什麽是真正的美和具備壹定的自信心很重要。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內容層層遞進,重點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懂得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幫助幼兒理解醜小花的行為,體驗醜小花的情感,進壹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並從故事引發到幼兒自身,再從幼兒自身牽引到周圍的人和事,使得情感得到了升華。
不足:
1、在針對故事進行提問時,多次提問重復,導致環節不夠緊湊。並且教師也沒能抓住幼兒回答中的亮點做到有效的提升。
2、活動重點放在第三部分,建議先發現別人身上的美再牽引到幼兒自身,把發現別人身上的美和發現自己身上的美兩個環節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