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壹個國家在各方面都較為先進發達,其文化、文學有能力遠播其他民族,並給予其影響,同時它並未因此拒絕接受和吸收其他國家在文化、文學方面的影響。
(二)反影響
主要是企圖通過對他國文雪的批判和否定,以產生從反面維護本國文學傳統的影響。反影響並非以開放的心態積極地吸收他國文學的營養以促進本國文學的發展,而是企圖批判和否定他國文學以維護現有的文學傳統。例子:18世紀《趙氏孤兒》傳入法國,受到法國批評家的批評,因為當時法國文壇上,新古典主義規範依然占據著支配地位,這種批評強化了新古典主義戲劇規範的重要性,維護了這壹規範。
(三)負影響
指接受者以選擇的態度,從影響者出吸收反傳統的因素,以創作出與放送者傾向完全不同的新文學的現象。例子:《摩羅詩力說》中介紹浪漫主義詩人及其流派,後者成為魯迅的反封建武器。
(四)回返影響
壹國文學中的某些因素被外國作家所接受,並對其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又回返到放送者國家。例子:《文學改良芻議》中引用了大量英美意象派1915年宣言的內容,後者的理論主張來自中國的古典詩歌
(五)超越影響
某些作家作品在國外的影響大大超出在本國範圍內的影響。例子:伏尼契的《牛虻》在蘇聯和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在英國和愛爾蘭卻默默無聞。傑克·倫敦在中國地位崇高,卻被美國認為是二流作家。寒山的詩歌在唐詩中不算光鮮,卻被美國“垮掉的壹代”詩人奉為經典。
(六)虛假影響
有意用虛假的異國題材內容給自己的作品增加審美情趣。例子:英國作家希爾頓1933年風靡壹時的《消失的地平線》,將西藏描繪成“香格裏拉”。《圖蘭朵》將溫良恭儉讓的中國公主描繪成暴君,這是不了解中國道德的外國作家才會寫出來的情節。
(七)單向影響
指壹國文學單方面接受別國文學的影響而沒有或不可能產生反影響的現象(相對)。在特定時期,在兩個或多個國家的文學相互影響的時候,壹個國家對於其他國家的影響顯著,反過來它接受其他國家文學的影響是隱性的,此即單向影響。例子:古希臘文學對古羅馬文學的影響。中國古代文學對越南文學、朝鮮文學的影響。印度佛教文學對斯裏蘭卡文學、緬甸文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