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其凝練的語言,和諧優美的音韻,讓人徜徉其中而留戀忘返;其蘊含的人生這;哲理讓人深思並引為箴言;其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與驕傲。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更有責任繼承這份優秀的文化遺產。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感受古代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
3、通過活動,進壹步調動學生學習古詩文、特別是識記古詩文的積極性。
活動地點:多媒體教室
活動準備階段:
(壹)、根據八年級(上冊)古詩文單元(第五單元)的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本單元詩人的壹首詩或有關“蓮”的'壹首詩,通過查找資料篩選資料,結合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感悟,寫壹篇賞析性的文章。利用壹節課的時間進行四人小組的交流討論,選出本組最佳文章交上來。老師把交上來的文章仔細評閱,選出較好的4篇文章,輔導這四位同學進行精心的修改,精心選擇配樂,用心朗讀朗誦,盡力為同學獻上壹道道精美的大餐。
(二)、輔導寫賞析文章時,要求學生在深入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把握詩人寫詩時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從幾方面進行賞析:壹是從詩的詞語進行賞析;二是從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方面進行賞析;三是從詩文索運用的表現手法進行賞析。指導朗誦時,主要從停頓、輕重音、速度和節奏、語氣停頓、形體語言等方面加以指導。而音樂的選擇則應註意和諧協調。
(三)、挑選主持人2名,評委8名,記分員1名,並與這些同學討論制定評分表。同時要求全班同學對這4篇文章有壹個了解,準備在活動中參與評論。
活動過程:
壹、主持人:同學們,在閱讀詩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悅耳的鳥鳴,怡人的花香;或時而激情澎湃,時而身心寧靜。這就是詩歌賦予我們的美妙境界。今天我們準備帶領大家壹同步入這樣美妙的境界……
二、請出第壹位同學——柯立敏(《高山流水》的音樂響起)
1、簡介作者及詩歌創作背景
2、朗誦《壹剪梅》(李清照)
3、朗讀賞析這首詩的文章——《離愁難遣,情真意切》
三、請幾位同學評論。(老師在適當的時候也加入評論)
同學:朗誦朗讀的感情投入,語氣緩急適中,讓我們如身臨詩人那離愁別恨的情感世界之中,也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詩文中,我很佩服她。
同學:賞析的文章用詞準確,文章如行雲流水。但沒有使用肢體語言。
同學:我曾看過這首詞的賞析,我覺得她沒有點出壹點,就是這首詞雖沒有壹個離愁別緒,但句句包孕,極為含蓄。
同學:背景音樂選得很好,配合和諧,讓人覺得舒坦輕松。
老師:剛才同學都發表了他們真實得感受與看法,不錯。我談壹點我的看法,這位同學在介紹她選的音樂《高山流水》時,說這首曲子“抑郁平和”,我認為這曲子不是“抑郁平和”,應是“曠達悠長”。這首樂曲有這樣的故事: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
四、請出第二位同學――陳得然(《平沙落雁》的音樂起)
朗誦古詩-—《詠懷古跡》(五)(杜甫)
朗誦賞析文章――《贊高風亮節,頌雄才大略》
(同學及老師進行評論)
五、請出班中古詩文積累最多的蘇曼同學談談背詩技巧及體會
六、主持人宣布前兩位同學的分數。
七、請出第三位同學――顏娉婷(《春野》的音樂起)
朗誦古詩――《小池》(楊萬裏)
朗讀賞析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同學及老師進行評論)
八、請出第四位同學――黃洵斌(《湘妃淚》的音樂起)
朗誦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朗讀賞析文章――《熾熱的愛國熱情,偉大的犧牲精神》
(同學及老師進行評論)
九、“古詩文知多少”的搶答競賽。
1、對詩句:主持人說出詩歌的上句,同學搶答上句或下句。
2、根據所說詩人背誦出其詩篇。
3、根據內容說詩句。(如說出有關“蓮”的詩句)
十、宣布後兩位同學的分數並頒獎。
十壹、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要求學生試寫壹首古詩。
2、引導學生做到每星期背壹首到兩首詩歌,並能理解。
收獲體會:
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以壹種全新的眼光去關註古詩文。活動後在交流心得的討論會上說了許多的感想:
這次活動課,我受益匪淺,是我壹生中最難忘、最有意義、受益最多的壹次活動。
今天的活動課,我過得很快樂,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我領悟到詩是壹種多麽美妙的東西。我不得不承認我是壹個“詩盲”。
別開生面,令人陶醉!
聽了同學的朗誦朗讀後,壹向對古詩文沒什麽興趣的我,才感悟到原來短短的只字片言能蘊含如此豐富的感情,讓我不得不感嘆古詩文的美妙!
我十分喜歡詩文,這次活動使我對詩文的喜歡更是“雪上加霜”。
……
以下是學生寫的幾首詩:
無題
忽而滿樹皆春色,
點評:此詩描寫的是壹幅春天的美景,學生為追求押“ui”
可憐花草相映綴。
韻而忽略了詩句的連貫,“采香蕊”三字不妥。
兒童捕蝶環花繞,
黃發笑談采香蕊。
赤壁詠懷
英雄掛帥展才華,
點評:有氣勢!雖沒親臨古戰場,但可見該生
五百連船破連環。
對三國故事的熟悉。
當年火龍震赤壁,
今朝殘戟沒平沙。
無題
夜半細語斷無聲,
點評:這首詩寫得並不是很好,但我們從中不難
唯聞草蟲暗獨鳴。
從中看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影子,這種構思,
步入幽處為其尋,
值得肯定,
忽見蟋蟀即立停。
總結評價:
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次活動給他們帶來多麽大的觸動,而這對他們今後學古詩文乃至思維情感的影響,應該不是壹年半載的事,而是超乎常人預料的深遠,甚或終其壹生。
有的老師評價:這次活動課是對古詩文教學壹次很好的嘗試。但這次活動讓學生從古詩文的賞析中感受詩人的情懷,理解詩人豁達的胸襟,由此而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應以什麽態度對待自己、別人,乃至社會等情感教育方面,挖掘不夠深入。
附:
古詩文朗誦朗讀評價表
讀音準確富有感情語流高低、輕重音、節奏、速度音樂選擇總分
詩朗誦
賞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