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十六字令三首 的翻譯

十六字令三首 的翻譯

譯文:

其壹

山,高聳入雲端。給快跑的馬兒再加幾鞭,翻越山巔未下鞍。驚詫高又險,回頭瞥壹眼,離天只有三尺三!

其二

山,起伏如波濤,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瀾。山勢奔騰迅猛如奔馬,好似萬馬廝殺正酣戰。

其三

山,傲立蒼穹如長劍,刺破青天劍鋒沒傷殘。天像快要塌下來,全靠著山的支撐,天才得以鋪展於宇宙間。

原詩:

其壹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這三首小令作於1934年到1935年間。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從閩西的長汀、寧化和贛南的瑞金、雩都地區出發,開始了遠離中央根據地井岡山的二萬五千裏長征。

壹路上,遭遇到數不盡的艱難困苦,除先後以鮮血和生命突破蔣介石設置的四道嚴密封鎖線外,還越過了千山萬水,不僅以舉世罕見的犧牲精神,戰勝了強敵,而且以同樣罕見的吃苦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和天險。

二、賞析

這三首小令都專門以山為題材,它們雖然沒有像其他詞那樣標明詞題,但每首的頭壹個字“山”,可以說即分別代表著各自的題目。

這三首小令所寫重點不同,合起來卻是完整的組詩。它們***同的顯著特點在於運用了整體象征的創作方法。象征是人們常用的藝術方法,如有人用獅子象征力量,有人用鴿子象征和平,有人用香草象征美人,有人用同海的搏鬥象征人生拼搏等。

毛澤東在此則用山的形象來象征紅軍形象,通過他的精巧藝術構思,讓象征者與被象征者在氣勢、氣概、精神、氣質諸方面,獲得了內在聯系。

它們既都是寫山,同時又都是寫紅軍,既是詠山曲,又是歌頌英雄紅軍的樂章。三首各寫出壹個側面、壹個特點,表面上處處寫山,寫山巒姿態,山野情趣,翻山滋味,實際上是處處借山象征紅軍,通過詠山來歌頌紅軍。

百度百科-十六字令三首